雷生春活化後變得光潔鮮明全靠他!

保育歷史建築非簡單工程,單靠一方力量難以成事,○八年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合官方與民間之力,推動活化工作。首批納入計畫的戰前唐樓雷生春,活化成大學中醫藥學院,建築師林中偉巧妙地以玻璃窗圍封騎樓,做到隔音隔塵,但不削弱建築特色;又首度在活化項目上應用消防工程學技術,滿足消防要求之餘,免卻拆樓梯、加高矮牆的需要,將雷生春「原汁原味」地保留。既要保存原狀,亦要符合現代建築規例,林中偉扭盡六壬,讓雷生春順利過關,但回過頭看,他仍不禁詰問,將現代要求套用在舊建築身上,「是否太重手呢?」

要數香港保育路上的里程碑,不得不提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這幢糅合了新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主義建築風格的戰前唐樓,坐落在太子荔枝角道與塘尾道交界的三角燈位處,是區內地標之一。上一輩對雷生春的印象,是九巴創辦人雷亮的大宅,上層是住所,下層是跌打藥店,典型的下鋪上居格局。

首批納入計畫的戰前唐樓雷生春,活化成大學中醫藥學院。

首批納入計畫的戰前唐樓雷生春,活化成大學中醫藥學院。

首納「活化歷史建築計畫」

隨着雷氏搬離大宅,雷生春自八十年代起,一度丟空荒廢多時,外觀顯得破落陰森,遠看甚至令人生畏。幸○八年被納入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大宅被活化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自此一洗頹氣,外觀變得光潔鮮明、醒目亮眼,有如脫胎換骨。

能使雷生春有如此蛻變,背後的活化團隊猶如充當了魔術師。林中偉指,雷生春的最大特色,是樓上三層臨街的寬敞外廊,俗稱「走馬騎樓」,「以前沒有冷氣,要靠騎樓通風,下雨時即使打開房門,也不怕撇雨。」騎樓的外圍建有甕形扶欄,貫徹其古典風格,讓雷生春添了一絲優雅美態。

電腦模擬走火警 限制人流

然而戶外騎樓無法隔絕噪音和灰塵,難配合中醫藥診所的功能需要,為了充分利用此空間,建築師得想想辦法。林中偉選擇以大玻璃窗密封騎樓,更細心地把窗與窗之間的接駁位置收藏在梁柱後方,令整幢建築物被一層透明罩保護,走在室內也不失開揚感覺,「玻璃窗毫不顯眼,從外觀看亦不會搶了舊建築結構的焦點。」

以為玻璃窗的構思已夠聰明,但林中偉自言最花心思的,另有別處。四層高的雷生春原本設有一條樓梯,但在現今消防條例下,舊梯太舊太窄,即使活化期間已加建一條新樓梯,仍未達消防要求。於是團隊竟想到「特事特辦」,利用現代建築常用的消防工程學技術,以電腦模擬火警疏散情況,計算出只要在同一時間內,雷生春的人流少於五十三人,新梯加舊梯足可應付疏散需要。

「拆舊梯對建築物破壞極大,它不是百分百(符合要求),但也幫到幾成,只要控制人流,安全程度並無減少。」故此,現時雷生春只有地面一層開放予公眾參觀,市民到上層求診,須事先登記。配合設於各層天花的隔煙幕和消防花灑,建築師巧妙地滿足了消防需要,林中偉指,雷生春是全港首個運用消防工程學的保育活化項目。

林中偉指,雷生春最大特色是「走馬騎樓」。

林中偉指,雷生春最大特色是「走馬騎樓」。

移地磚放盆栽免加高圍牆

走上雷生春天台,同樣發現建築師的靈活變通。在沒有冷氣的年代,部分住宅會將天台地磚升高,騰出空心部分隔熱,雷生春正是如此,然而升高地磚令天台外牆變矮,不符合現時建築物條例的要求。林中偉唯有將靠牆的一列地磚移走,並放置數盆盆栽,防止遊人行近。儘管不想破壞原有的地磚,但亦沒辦法,林中偉形容是一種折衷,「發現有問題我們便要想辦法,最重要是懂得『執生』。」

以各式各樣另類手法滿足現今法例要求,林中偉已是「交足功課」,惟盡量減少對舊建築的干預或影響,始終是保育的首要原則。他慨歎,要將應用在樓高數十層摩天大廈的建築物條例,套用在數十年前建成的舊建築之上,未免過分嚴苛,導致活化過程中或多或少要作出犧牲取捨,「就如雷生春的地下已有多道大門,(火警時)兩秒已走到室外,用得着加設那麼多消防花灑嗎?你看現在喉管穿來穿去,對歷史建築而言也是破壞。」

對歷史建築寬限度未夠

林中偉認為,香港經歷多年保育進程,政府對歷史建築的要求已有所調整,容許雷生春運用消防工程學,免卻拆梯另建的「厄運」已是一例,然而寬限程度仍然未夠,「(政府)覺得建築物條例不應該有兩套,人的安全應該一視同仁,但我覺得,(對舊建築)是不是重手了呢?」

雷生春亦是首個,以及至今唯一一個由私人業主無償捐贈予政府作保育的歷史建築,林中偉不諱言,私人業主要保育歷史建築的誘因實太少,「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每年要花多少錢去維修?香港地價這麼貴,倒不如拆了它重建。」政府雖曾以地換地形式,在私人業主手上保留景賢里,卻有聲音質疑代價太高,林中偉卻有另一看法,「其實是社會價值觀問題,歷史建築是一個資產,就算用地來換,政府在土地上也沒有損失,還多了一個建築物,政府應該牽頭(鼓勵私人業主保育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