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丁香醫生以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將權健傳銷式的銷售模式、「沒有不能治的」保健品揭露在公眾面前。

2019年1月13日,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被依法批捕。

更多相片

2018年末,丁香醫生以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將權健傳銷式的銷售模式、「沒有不能治的」保健品揭露在公眾面前。

權健公司16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津雲官方微博

公告要求涉水產品不得宣稱有保健功能。

經銷商朋友圈截圖

FDA將保健品歸類為食品

保健品宣稱吃藥有害

服用保健品停葯並非個例。微博網友評論

某直銷團隊提供的獎金分配計劃

事實上,權健只是保健品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

權健公司16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津雲官方微博

「我媽現在還不信這是真的」

的那個小女孩本來就到了晚期,不吃權健也會死的。”廣東一家權健火療館的店主向老顧客蘇女士這樣解釋近期的風波。

給媽媽。「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新聞報道了就是真的嗎?」蘇女士更相信自己的判斷。

程玲錦告訴記者,除了骨正基鞋墊和火療,他們一家還長期使用某品牌一萬元一台號稱能夠治病的凈水器,僅此一項就花費十萬元以上。

事實上早在2005年,原衛生部就明確要求涉水產品不得宣稱任何保健功能,但在蘇女士看來,能治病的飲水機「該花就得花」。

公告要求涉水產品不得宣稱有保健功能。

兩雙骨正基鞋墊穿了不久就變黑斷裂了。但火療館的店主解釋,「鞋墊變色是正常現象,黑色就說明心臟可能有問題,繼續穿可以進行調理。」

「他們專門騙我媽這種無知婦女!」程玲錦感到很無奈。

「最近我媽又突然跑到香港參加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年會,還想買兩張保健床墊,我媽覺得保健就是要長期用才能看出效果,她就信這一套。」

保健品的謊言

蘇女士之所以願意花高價買保健品和保健器具,很大程度上是相信了銷售人員的說辭。

很多保健品推銷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相信「食療」“調理”的心理,將產品具有的作用擴大,價格也水漲船高。比如某品牌“會員價僅1300元”可以治療癌症的飲品。

經銷商朋友圈截圖

但事實上保健品的英文名為Dietary Supplements(膳食補充劑),在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分類里屬於「食品」。

FDA將保健品歸類為食品

根據中國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說明書中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字眼。

不少保健品的推銷卻把保健品描述成不是藥品勝似藥品的存在,甚至要求消費者「吃保健品不要吃藥」。

保健品宣稱吃藥有害

2018年5月15日,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一曾姓老年人在巡司鎮光明街17號名為「紫薇星」的店鋪購買了保健品後,停用了服用多年的高血壓藥物,以至腦梗塞複發。

現實中,手中有存款又不希望生病拖累兒女的老年人已成為保健品推銷的目標人群。

很多保健品公司會通過街頭問卷調查、組織免費體檢、免費領取小禮品等各種手段,獲取老年人的聯繫方式和家庭、疾病情況。之後上門拜訪、噓寒問暖甚至旅遊、參觀邀約隨之而來,直至最後用各種效果未知的保健品套走老人大量金錢。

服用保健品停葯並非個例。微博網友評論

中國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宣傳保健品的疾病治療效果屬於違法行為,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

四川有同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柄堯向記者表示:「這種行為涉嫌虛假宣傳,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可以申請所購買保健品價格的三倍賠償。」

把消費者變成「消費商」

在銷售人員不遺餘力地誇大宣傳的背後,是利益的驅動。

某國內行業領先的直銷公司獎金計劃中,允許銷售人員兼得多項獎勵。例如,第一項為零售利潤的20%,第二項為銷售折扣10%(即直銷員可以獲得自己發展下線的業績分成),此外還有超額獎金12.5%等。

某直銷團隊提供的獎金分配計劃

當直銷員的下線發展到一定程度,個人提成比例將超過30%。儘管這違反了《直銷管理條例》中「報酬總額不得超過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的規定,但複合分成制度看起來足夠誘人,吸引了無數相信保健品妙用的人投身其中。

江蘇淮安的姜女士曾經是上述企業的一名銷售人員,她在一個筆記本上記錄了接受培訓時學到的內容,其中包括「他們反對是因為不了解,了解到產品好處的人不會反對」的定心丸;“你不是在為自己,而是在為家人的幸福努力”的激勵;還有“三年買車五年買房年入XX萬”的願景。

獎金制度決定了每個銷售人員要大力發展下線。當時,姜女士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把正在備戰高考的女兒一個人留在了出租屋,每天去參與培訓。即使如此努力,一年半過去姜女士也只拉到一個下線。上線不斷鼓勵她繼續投入,彷彿成功就在眼前。數萬元存款變成大把大把的產品囤在家裏,所謂的產出卻一直沒有到來。

2017年5月,忍無可忍的丈夫和姜女士大吵一架,經過家人等多方勸說,再加上高考在即的女兒反對,姜女士終於退出。

當初拉她加入的「經理」偶爾還會勸說姜女士回歸,而姜女士不願意再回憶那段經歷。她說:“當初投入越多就越停不下來。後來知道其實全都是騙人的,根本賺不到錢”。

北京西城區,有人在地鐵站出售直銷公司產品。張旭 攝

「不見賺錢只見囤貨」並非個例,層層抽成的銷售金字塔體系決定了只有少數人才能賺到錢。對於上線來說,產品給到下線就等於已經賣出去了,賣不出貨的下線以為自己是邊用產品邊賺錢的「消費商」,其實只是承受高價的消費者。

美國直銷雜誌《Direct Selling News》公佈的2018年度「DSN年度全球直銷100強榜單」顯示,中國共有22家直銷公司上榜。

除了虛假宣傳,22家公司很多也都曾陷入傳銷爭議。財經評論員遠山指出,「直銷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多層直銷的泛濫。」

擁有7000家火療館和200億業績的權健帝國已經風雨飄搖,下一場風暴又將何時降臨?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