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記憶」將舉辦四課工作坊專題課堂,邀請本地博物館專家及學者,挑選具代表性的藏品,闡述相關範疇的文化、藝術內涵和與現今生活的關係,分享欣賞器物的方式。

更多相片

「看得見的記憶」將舉辦四課工作坊專題課堂,邀請本地博物館專家及學者,挑選具代表性的藏品,闡述相關範疇的文化、藝術內涵和與現今生活的關係,分享欣賞器物的方式。

I) 看得見的記憶──茶具:

II) 看得見的記憶──香港歷史文物:

III) 看得見的記憶──家具:

詳情如下:

 I) 看得見的記憶──茶具:

茶具作為陶瓷的一種,當中包含陶瓷藝術和中國的品茗文化。透過茶具文物館的藏品,闡述茶具從製造到應用上的藝術文化特色,對傳統文化和現今生活的影響,從中探索傳統中國人對待自然的方式和態度。

講者:茶具文物館館長 林雪虹博士

地點:藝茶薈茶室 香港九龍旺角太子道西192號2樓

日期:2019年5月3日(五)

時間:下午4:00-6:00

II) 看得見的記憶──香港歷史文物:

器物記下人類的創造,反映時代的特徵。透過館藏,認識不同時代的香港,在文化、技術、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歷史。從藝術、科學、歷史等不同學科角度,欣賞這些文物的貢獻,和流傳至今的種種痕跡。

講者:古物古蹟辦事處 館長(教育及宣傳) 孫德榮先生

地點:香港文物探知館 演講廳 九龍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

日期:2019年5月11日(六)

時間:上午10:30-下午12:30

III) 看得見的記憶──家具:

傳統中國家具運用榫卯技術,高度發揮硬木物理和美感上的優越性,成為生活的平台。家具以身體的姿態引導心態,記錄環境、身分和對生活的要求。透過傳統中國坐具的發展和造型欣賞,分享當中收藏的生活、文化和藝術記憶。

講者: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會議室AC2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日期:2019年5月17日(五)

時間:下午3:00-5:00

IV) 看得見的記憶──竹器工藝:

竹材的可塑性很高,大至房子、椅子,小至筷子、牙簽都可以用竹來製造,更發展成竹雕藝術。藉着竹器工藝,分享器物中透露的人工技術與自然的關係,闡述從取材、製造到成品中所展現的對待自然的方式和態度。

講者: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 何兆基博士

地點:Openground Gallery 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98號地下

日期:2019年5月18日(六)

時間:上午10:30-下午12:30

教師培訓工作坊的專題課堂現正接受報名,本工作室誠意邀請各位參與。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3998 3151向歐小姐查詢。




UncleBus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