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陣昨日(6月9日)發起反《逃犯條例》遊行,原本是和平示威,最後以暴力衝突收場。遊行結束後,大批示威者在金鐘夏慤道及立法會外聚集,部分人想衝擊立法會。
立法會示威區深宵爆衝突。
在立法會示威區,午夜有市民推倒現場的鐵馬,往立法會公眾入口方向推進,期間有人投襲雜物,亦有人舉起鐵馬,掟向警員,警方施放胡椒噴霧控制場面,雙方爆發衝突,場面混亂,有警員及示威者受傷流血。
有警員受襲流血。無綫電視影片截圖。
其實昨天下午4時許第一批遊行人士行到政總之後,民陣突然呼籲市民留守,預演包圍立法會,令部分遊行者一直在附近聚集不離開,最後在深宵終爆發衝突。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永祥於凌晨零時30分,在政總外會見在場記者時,斥責衝突人士漠視法紀,又指遊行的不反對通知書,已於昨日晚上11時59分逾時,直言當時政總及立法會外的已屬非法集會,叫在場人士離開。
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右)今日凌晨探望受傷警員。
而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於今日凌晨2時45分,在瑪麗醫院探望三名受傷警員,其中一人額頭受傷、一人腳受傷;他嚴厲譴責暴力示威者破壞和平集會,又指暴力示威者鼓動他人衝出主要幹道,對自己及他人做成危險。
盧偉聰質疑示威者:「個個都戴口罩為咩?想違法之後無人認出!有理想為香港好,但今晚做嘅嘢,幫唔幫到呢件事?」他質疑示威者的行動目的:「立法會今晚又無會開,入面又無人。」
盧偉聰直言會追究:「今晚成個過程,我哋不停蒐證,包括睇記者的攝像。」他亦會評估星期三的警力部署。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保安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懲教署有權拒絕任何不符合法定目的的探訪,以維護國家安全及監獄紀律,並建議廢除現時未定罪還押人士可食「私飯」及穿著私人衣服的安排。
有網媒報道指,供應「私飯」的餐廳店員質疑若廢除「私飯」,這些從未定罪的人是否沒有人權?又指「私飯」都是還押人士自費購買,不用食「公家飯」,會幫政府節省公帑。該店員還指,本港經濟不景,若廢除「私飯」或會導致供應的餐廳裁員,甚至面臨倒閉,員工失業。
鄧炳強在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時已曾表明,「私飯」有三大風險,包括有人會借此「收馬仔」或隱藏違禁品。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本周一(7月7日)在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時已曾表明,「私飯」有三大風險:第一,借此變成收馬仔的工具,「有人自己叫咗啲好嘢食,然後叫其他囚犯幫佢做嘢」;第二,隱藏違禁品,曾經試過有毒品、金屬物質如可做武器的釘,混在私飯內送入囚室,當局要花很多人手和時間去檢視;第三,有健康風險,食物是外送來,當局對食物健康質素衛生和環境無法控制,有機會導致囚犯身體不適。
這名店員就指,餐廳負責運送「私飯」到懲教院所的所有員工都需經懲教署審查,署方亦定期到餐廳巡視,而他們是持牌食肆,食環署定期巡查衛生情況,質疑懲教處有何資格審查「私飯」的衛生和營養情況云云。
鄧炳強在立法會已指出,懲教署會提供中、西、印度及素食四款餐食予在囚中士,亦有軟餐等30多款特別餐,廢除「私飯」絕不影響候審在囚人士文化需要及宗教背景。
政壇高人話,其實這是權利同風險的平衡,還押人士的各方面受一定限制,政府在可能範圍內提供一些彈性酌情安排,但這不是還押人士必須享有的權利,不提供談不上「無人權」那種高度。當這些酌情安排風險上升時,限制或減少亦無可厚非。
鄧炳強強調,廢除「私飯」絕不影響候審在囚人士文化需要及宗教背景。
至於「私飯」可幫政府節省資源是一個假象,反而懲教署需加派更多人手去處理和檢查「私飯」衍生出來的問題,包括食物質素和衛生情況都難以控制、製作過程是否安全穩妥、當中又會否藏有違禁品,懲教署人員都要花大量人手和時間去處理,有時要檢查每一個「私飯」,才能讓在囚人士享用,以往亦確實在「私飯」中查出有違禁品,所以小心檢查是署方必須履行的職責。
那究竟「人手成本」高還是減少提供「公家飯」的節約多呢?高人深信如果不用人手處理「私飯」,而用政府提供的膳食,成本一定較低,因為政府人手係最大成本。
另一方面,供應「私飯」食肆大呻好慘,指廢除「私飯」或要裁員甚至倒閉。眾所周知,做生意就是有風險,在資本主義社會,不能確保做生意必定賺錢,營商人士總會因為社會環境、經濟氣候或政策轉變而有賺有蝕。
高人話,禁止「私飯」,供應商係受影響的一群,他們是會很有意見。但政府要平衡小眾利益和大眾利益的考量,私飯製造出很多矛盾衝突的問題,不利於整個懲教的目的,例如有人透過私飯去收「靚」,那些人在收押的環境下增加被收納為犯罪團夥成員的機會,出來會犯罪,這是重大的社會代價。
高人話,亦要留意有心人把政府完善國安的政策,描繪成令飯商蝕錢的無良政策,或限制人權的惡毒政策,從而挑起社會對政府的仇恨,這就是社會要時刻警惕的「軟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