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2000年開始,每年產生一個,科學實力比肩歐美。(資料圖片)

日本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2000年開始,每年產生一個,科學實力比肩歐美。(資料圖片)

日本創業熱度不足,以反映初創企業成績的「獨角獸」公司數目而言,今年全球共有390間,美國佔了191間排名第一,中國以96間排名第二,日本只有3間,莫說比印度(19間)、韓國(9間)為少,連印尼(4間)也不如。原來日本年輕人不是不創業,不過他們反璞歸真,名牌大學畢業生興起到農村創業,說白了,就是離開城市去當農民,他們對互聯網經濟有點鄙視。

中國2015年關始由官方推行創新創業運動,號召年輕人走進互聯世界,經過幾年發展,國內雙創氣氛熱烈,今次「雙十一」網上購物節出現兩個可喜的現象,就是農村人的消費比得上一二線城市,與此同時,很多農民都轉型當電商,從農田走上虛擬世界開拓事業。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更多鄉村年輕人加入雙創行列。

「人生有兩大遺憾,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這是王爾德百年前留下的佳句,用來形容今天的中國和日本很是應景。大家都奇怪日本這個科技強國,有比人優異的基礎,年輕人為什麼不去創業?有人認為日本是富俗之國,經濟與科技實力仍在,例如半導體和材料技術,很多領域獨佔鰲頭,這是「想得到的得到了」;反觀科學「迷失百年」的中國,儘管近年全力追趕,稍有小成,可是沒法與日本相比,日本擁有雄厚基根—日本踏入2000年,平均一年奪取一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歷屆得獎總數比肩美國和歐洲科學強國—這是中國「想得到的得不到」。

日本年輕人的「佛系」思想,對於中國最大的啟迪,不是反映我們層次不如人—人家那還會庸俗到,甘於「996」每天工作10小時、周休一天,置身於失敗和被淘汰的危機生活中—而我們應該認識到日本的科學比我們早發達,推動日本工業建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所以日本至今依然擁有過人的競爭力。今天的中國怎可以羨慕人家「佛系」呢?中國農民放棄務農搞雙創,不是「無型無款」,而是我們想得到的還未得到,大家除了努力之外,就是更努力。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