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互聯網設備及社交媒体的普及;網媒,關鍵意見領袖(KOL)的上線,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發布或者傳播新聞資訊。

在這種資訊環境下,我們更容易接受數目更多,透過不同形式(影片/圖片)展示的新聞資訊。看似更容易獲得事實資訊,了解社會熱點,矛盾。但「兼聽並未則明」。

上述模式的影響顯見於修例風波及祖國抗疫兩事中———真實與失實資訊的氾濫。

反對派及別有用心人士運用修改圖片,影片剪接及誤導性陳述挑動社會分化,最明顯是煽動「警民矛盾」,甚至網絡言論出現「殺警」,中學生用美工刀襲警。在抗疫當中,亦出現不同程度的物資恐慌,人工製作病毒的謠言,目的是破壞政府公信力及抗疫工作的實施。

同時,可能因為資訊素養,互聯網經驗的不同。出現一些對「陰謀論」及失實偏頗的資訊置信的人士,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將這些資訊轉發,則是將失實資訊加以散播並造成更廣的破壞。

故只是「兼顧則明」還略微不足,還要善聽。對任何新聞資訊的置信程度私以為可以下列幾項做參考。

1.新聞資訊來源的權威性。按照責任承擔的程度而言,官方承擔著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市民的責任,官方的消息是最為謹慎及具真實性。其次是知名大型的新聞媒體。最次是網絡上來歷不明的消息,常見有網路貼文常見於WhatsApp轉發訊息,網上討論平台等
(用戶無硬性規定對其言論負責,追朔性亦弱)

2.內容的合理性。不少新聞資訊冠以誇張失實的標題;或者一些似是而非的內容,但其實是不合理的,例如:武漢是新冠病毒病源,故傳聞武漢p4實驗室洩漏病毒,「實驗室洩漏病毒」與「武漢肺炎」看似有因果關係,但其實是不合理的,如果真的洩漏,p4實驗室應該早已被封閉隔離不能運作。

誠言,以上只是分辨資訊的一家之言。小至普通市民大至國家決策,都需要辨別資訊,辨別資訊並不是簡單的事。隨著科技發展,資訊的傳播亦更多元化,以至令人眼花瞭亂,難辨真偽。

在此,引用鄧小平對於中國改革開放時面對國際形勢一句話:冷靜觀察,沈著應對。相信亦適用於我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找到方向和座標。

黃學軒 中六學生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青年部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