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長:這項措施意在擺脫「用完即棄」的文化。
世界各地的環保意識越來越高,大家都提倡「走塑 」以保護環境。德國內閣通過2021年7月3日起禁止販賣塑膠飲管、免洗餐具等,以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垃圾。
德國2021年起販賣塑膠飲管、免洗餐具等,以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垃圾。網上圖片
德國2021年起販賣塑膠飲管、免洗餐具等,以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垃圾。資料圖片
據美聯社報道, 德國內閣今日通過,由2021年7月3日開始禁止販售塑膠飲管、免洗餐具、棉花棒以及食物塑膠盒等用完即棄的物品,以符合歐盟的指導方針,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垃圾。
德國2021年起販賣塑膠飲管、免洗餐具等,以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垃圾。網上圖片
德國2021年起販賣塑膠飲管、免洗餐具等,以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塑膠垃圾。網上圖片
德國的公園、公共場所垃圾中,其中有20%為免洗塑膠製品,環保部長舒爾茲(Svenja Schulze)表示,這項措施意在擺脫「用完即棄」的文化。
最新研究表明,使用塑膠容器在微波爐中加熱食物可能會導致人體吸收大量微塑膠和奈米塑膠,進而在大腦中積聚,增加認知障礙症風險。醫生建議應改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代替。
示意圖
認知障礙症患者大腦發現微塑膠和納米塑膠
據外媒報導,研究指出,在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大腦中發現了大約相當於一湯匙微塑膠和納米塑膠的量,其濃度是一般人的3至5倍。這些小於5毫米的塑膠微粒可能損害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研究還發現,與肝臟和腎臟相比,大腦中的微塑膠濃度高出7至30倍。
醫生:加熱塑膠容器對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渥太華大學精神病學系的醫生尼古拉斯·法比亞諾表示:「從2016年到2024年的短短八年間,大腦中的微塑膠濃度急劇上升,這與環境中微塑膠污染程度的增加趨勢相符,這令人擔憂。」多倫多大學內科住院醫生布蘭登·劉也說:「加熱塑膠容器可能釋放雙酚A(BPA)和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這些有害物質會釋放到空氣中,然後透過食物進入人體,對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醫生建議:應避免使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
醫生建議,為了減少微塑膠的暴露,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應該使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同時避免將熱食存放在塑膠容器中長時間,以減少塑膠化學物質的釋放。另外,盡可能使用過濾器過濾自來水,以防止從瓶裝水中攝入的危害。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