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

面對這出鬧劇,我們也該想到那個亘古不變的道理:以鄰為壑永遠不是出路。

兩個當事的小區,分別是恆大綠洲二期小區和相鄰的江鈴瓦良格小區。現場市民拍攝的視頻顯示,兩個小區從隔離圍欄的兩側分別引出了一根水管,向對方小區的方向排出積水。很快,這則視頻就登上熱搜,成了網友熱議的對象。

顯然,只要具備常識,誰都能從視頻中看出:這樣的排水方式,本質上除了浪費水泵的電力以外,無法對兩個小區的水勢造成任何影響,因此不可能解決任何一方的內澇問題。對此,有網友戲稱:這就像是小時候做的「進水排水」數學應用題一樣,既令人費解,也頗顯荒唐。

事發後,南昌縣銀三角管委會辦公室對記者表示,「兩小區互相排水」實際上是一場誤會。工作人員的解釋稱:他們本來是想安排兩個小區先將水從地勢高的地方排到地勢低的地方,再排到附近的蓮塘河裏,可能因為溝通不暢,才造成了視頻中這一幕場景的發生。 

從合理性的角度出發,南昌縣銀三角管委會辦公室的解釋,確實較為可信。畢竟,有關部門在規劃排澇工作的流程計劃時,不可能意識不到這種「互排」舉措的荒唐。然而,問題出就出在之後的「誤會」之上。

由於具體執行排水工作的是各小區的業主組織和物業管理人員,因此,如何理解「把水從水勢高的地方排到水勢低的地方」,完全取決於兩個小區自己的判斷。面對記者採訪,恆大綠洲二期小區有居民表示:自己這邊的水勢明顯更高,就算不排水,路面積水也會流到對面,但從對面小區的舉動來看,這一判斷顯然未能得到另外一方業主們的認同。

高的低不了,低的高不了。當時到底哪邊的水勢更高,現場處理排水工作的人其實一看便知。然而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而是把水管一放,便以為萬事大吉。從視頻顯示的情況來看,兩個小區的排水管間隔幾乎不到一米。因此,雙方並不是在彼此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小心」搞了這麼一出,而是明知對方已經在向本小區排水,依舊按照自己的理解,選擇了向對面排水。 

這種做法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當事小區之間嚴重缺乏溝通。事實上,兩個小區僅有一牆之隔,業主之間幾乎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小區連「哪邊水勢更高」都無法形成共識,同時在沒有進行溝通嘗試的情況下,就開始把對方排過來的水排回去,實在難稱鄰里關係的正面示範。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不僅無助於解決眼前嚴峻的內澇問題,長遠來看,也可能造成更多的誤解與糾紛。 

其實,在這件事中,溝通成本並沒有多麼高昂。兩個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湊在一起開個會,或是由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碰頭商量一下,完全算不上什麼難事。關鍵在於,雙方是否有足夠的誠意與耐心去與對方進行溝通。小區的圍牆分割出了一塊塊相對獨立的生活空間,但是卻不該隔開人心,成為阻礙溝通的障壁。今天,面對這出「互相排水」的鬧劇,我們也該想到那個亘古不變的道理:以鄰為壑永遠不是出路。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