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婉瑩面對人生起跌,依然對生活充滿期盼。

她被稱為最後一位貴族,擁有比凡人更堅強的意志,即便歷程痛苦,她仍堅持走出自己的路。她一生從富足到貧困,始終活得優雅。她歷經時代風雨,仍溫厚如常。她是內地最後一位貴族之一、上海的金枝玉葉郭婉瑩。

更多相片
1920年代,郭氏兄弟家族於吕西納路 (今利西路)的住宅外合影 (網上圖片)

郭婉瑩面對人生起跌,依然對生活充滿期盼。

年輕時的郭婉瑩 (網上圖片)

郭婉瑩,原名黛西(Daisy),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黛西是她在澳洲雪梨時的英文名,意為雛菊,暗君子風度和爛漫風采之意,寄予父母對她美好的祝願。郭婉瑩1909年出生在雪梨,是澳洲華僑商人郭標最寵愛的小女兒,從小錦衣玉食。到了她六歲時,郭標應孫中山邀請回國振興經濟,開辦上海最新潮的永安百貨公司。於是,黛西便隨著家族漂洋回到上海。

郭婉瑩婚紗照 (網上圖片)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郭標不例外,但了解到不應過分溺愛,所以提供良好生活的同時,他也注重女兒品德培養。他教導女兒:「你要像花兒一樣嬌艷,也要有花兒一樣的傲骨。」家庭教育培養了黛西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困頓中堅強。

郭婉瑩一家合照 (網上圖片)

1928年,郭婉瑩畢業。當時畢業女生未來主要有兩條路,一是出國留學深造,二是訂婚結婚。郭婉瑩想去美國留學,但父親極力反對,並按父親安排,與家族世交的富家子弟訂婚。郭婉瑩說那名富家子弟太務實,不懂浪漫,沒趣味,於是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和未婚夫退婚。

郭婉瑩 (網上圖片)

旁人看來,婚事算不上門當戶對。出身書香世家的吳毓驤,家族早已沒落,更是清貧,而郭婉瑩父親是上海最大的百貨商之一。不過,郭婉瑩毫不在意,對她來說,精神富足比物質豐富更重要。

晚年的郭婉瑩 (網上圖片)

郭婉瑩骨子裡一度有舊式女子的寬容,選擇原諒,但始終還有一根刺,郭婉瑩開始自食其力,與朋友開了一家服裝店,專門設計禮服。憑藉聰明頭腦和獨特品味,一時名聲大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吳毓驤失去工作,終日沈迷牌局。郭婉瑩一己之力撐起頭家。戰時生意不好做,所以她身兼兩職-替報紙找廣告。

1920年代,郭氏兄弟家族於吕西納路 (今利西路)的住宅外合影 (網上圖片)

1920年代,郭氏兄弟家族於吕西納路 (今利西路)的住宅外合影 (網上圖片)

郭婉瑩,原名黛西(Daisy),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黛西是她在澳洲雪梨時的英文名,意為雛菊,暗君子風度和爛漫風采之意,寄予父母對她美好的祝願。郭婉瑩1909年出生在雪梨,是澳洲華僑商人郭標最寵愛的小女兒,從小錦衣玉食。到了她六歲時,郭標應孫中山邀請回國振興經濟,開辦上海最新潮的永安百貨公司。於是,黛西便隨著家族漂洋回到上海。

年輕時的郭婉瑩 (網上圖片)

年輕時的郭婉瑩 (網上圖片)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郭標不例外,但了解到不應過分溺愛,所以提供良好生活的同時,他也注重女兒品德培養。他教導女兒:「你要像花兒一樣嬌艷,也要有花兒一樣的傲骨。」家庭教育培養了黛西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困頓中堅強。

家庭的富裕,也給了黛西接受良好教育機會。1920年,她到上海極盛名的貴族學校中西女塾學習,宋慶齡、宋美齡、張愛玲也畢業於此,同時黛西也為便利取了中文名。因她很喜歡冰心(原名謝婉瑩),所以就叫自己做郭婉瑩。

郭婉瑩婚紗照 (網上圖片)

郭婉瑩婚紗照 (網上圖片)

1928年,郭婉瑩畢業。當時畢業女生未來主要有兩條路,一是出國留學深造,二是訂婚結婚。郭婉瑩想去美國留學,但父親極力反對,並按父親安排,與家族世交的富家子弟訂婚。郭婉瑩說那名富家子弟太務實,不懂浪漫,沒趣味,於是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和未婚夫退婚。

郭婉瑩不願意安於現狀,甘於平庸,決定走出自己一條路。退婚後,她放棄錦衣玉食,隻身前往北京求學,考取燕京大學心理學系,以優異成績取得畢業及學位證書。在大學時期,她還遇到志趣相投的男子吳毓驤。他高大英俊,才貌雙全,與郭婉瑩一樣喜歡浪漫,追求平淡生活以外的樂趣。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大學畢業後,25歲的郭婉瑩和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吳毓驤結婚。

郭婉瑩一家合照 (網上圖片)

郭婉瑩一家合照 (網上圖片)

旁人看來,婚事算不上門當戶對。出身書香世家的吳毓驤,家族早已沒落,更是清貧,而郭婉瑩父親是上海最大的百貨商之一。不過,郭婉瑩毫不在意,對她來說,精神富足比物質豐富更重要。

郭婉瑩和吳毓驤因愛結合,婚後濃情蜜意。郭婉瑩也從他身上獲得快樂和愛。可惜吳毓驤並不專情,土生性風流,不滿足於和妻子居家過日子,婚後不久就愛上一年輕寡婦,她還是郭婉瑩的舊識。

郭婉瑩 (網上圖片)

郭婉瑩 (網上圖片)

郭婉瑩骨子裡一度有舊式女子的寬容,選擇原諒,但始終還有一根刺,郭婉瑩開始自食其力,與朋友開了一家服裝店,專門設計禮服。憑藉聰明頭腦和獨特品味,一時名聲大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吳毓驤失去工作,終日沈迷牌局。郭婉瑩一己之力撐起頭家。戰時生意不好做,所以她身兼兩職-替報紙找廣告。

1949年前夕,郭家人選擇逃亡美國,想帶著郭婉瑩一起走,郭婉瑩堅決留了下。1957年,吳毓驤因資本家身份被打壓,所有家產被充公。郭婉瑩只能於屋頂破漏的亭子間蝸居。

晚年的郭婉瑩 (網上圖片)

晚年的郭婉瑩 (網上圖片)

昔日千金郭婉瑩,後來需強制勞動,她一直從容,不卑不亢,只說這是在借勞作鍛煉身體。人如其名,「黛西」有如雛菊柔婉而堅韌。1976年,文革結束,郭婉瑩被邀請到上海某研究所教英語,所有人稱她為「老師」,獲得真正屬於她的尊重。郭婉瑩晚年安穩平淡,談及經歷她只是平靜地說:「現在我有非常豐富的一生,大多數人沒有」。1998年,郭婉瑩去世,終年89歲。她離開前曾立遺囑,走後將身體捐給上海紅十字會,為國家發揮最後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