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大學研究污水檢測新冠病毒

社會事

香港大學研究污水檢測新冠病毒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大學研究污水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10月08日 09:36 最後更新:09:37

研究將在本月中正式啟動。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以來,世界各地陸續出現,有關社區污水中發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報告。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領導的團隊,最近獲食物及衞生局的醫療衞生研究基金,以及港大資助,研發本港污水中,新冠病毒的分析和監測方法,以輔助社區公共衞生防控監測的整體系統,研究將在本月中正式啟動。

污水中SARS-CoV-2病毒的檢測流程。香港大學圖片

污水中SARS-CoV-2病毒的檢測流程。香港大學圖片

項目由港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張彤帶領,另外亦有環境微生物學和公共衞生領域四名專家參與,包括醫學院院長和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梁卓偉。自今年4月初起,研究團隊針對香港污水的樣本前處理、檢測和定量等關鍵步驟進行優化,在使用加標樣品進行初步測試後,研發通過離心過濾預濃縮來檢測香港污水中SARS-CoV-2的適用方法。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張彤教授是環境微生物學和廢水微生物學的專家。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張彤教授是環境微生物學和廢水微生物學的專家。

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梁卓偉亦有參與研究。資料圖片

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梁卓偉亦有參與研究。資料圖片

團隊在渠務署和環境保護署支持下,相繼開展包括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在內的科研項目,進行污水網絡系統中SARS-CoV-2的檢測。獲得污水中病毒的測試結果後,即使尚未獲取相關的個人感染數據,也可以估計特定社區的病毒感染趨勢,從而輔助現有的臨牀和實驗室監測的數據。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目前全球尚無調查污水中新冠病毒的標準方法,張彤認為現在是一個好時機,在本港建立一套基本原則和探索一些可行方法,並認為可通過評估污水長期監測數據,判斷和應對本港新冠病毒肺炎爆發情況。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翔:讓港大齊名劍橋哈佛影響世界

2023年11月16日 10:42 最後更新:10:42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要讓港大逐步發展成為與劍橋大學、哈佛大學齊名的頂尖大學。

張翔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港大要發展有持續影響力的研究,做到科研成果領先、文科研究和創作對世界產生影響。他又認為,醫學範疇可被視作港大的優勢,並以港大發現新冠病毒人傳人、發明噴鼻式疫苗為例,認為是值得港人驕傲。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港大近日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躍升亞洲排名第二,張翔形容排名是學術成果的副產品,就像「練功夫」,「內功好」自然「功夫」好。他認為社會近年規避風險,但其實香港需要有冒險精神,港大設立了「持久影響力研究基金」,鼓勵學者進行較冷門、高風險的研究項目。

對於他被人向校委會匿名投訴,校委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張翔說,事件實屬不幸,對港大聲譽造成損害,他對指控感到遺憾和痛心。

港大校長張翔。資料圖片

港大校長張翔。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