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地理學-南方人北方人 南北分界線在哪?

歷史長河

中國地理學-南方人北方人 南北分界線在哪?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中國地理學-南方人北方人 南北分界線在哪?

2020年11月30日 10:00 最後更新:10:28

「秦嶺—淮河」線,成為地理上分南北的主流。

於11月初,內地有相片引起網上熱烈討論-題為「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了南下的冷空氣」,這張相片成為一個了解中國南北分界的地理教材。

更多相片
相片展示秦嶺阻隔暖濕空氣北上,左邊是南,右邊是北 (網上圖片)

「秦嶺—淮河」線,成為地理上分南北的主流。

張相文 (網上圖片)

相片展示秦嶺阻隔暖濕空氣北上,左邊是南,右邊是北。因為只有暖濕空氣北上時,才令雲層整齊排列。「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北分界線絕非偶然。這一個中國重要的地理概念,最早由著名地理學家、革新中國地理學的先驅張相文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提出南北分界線-「北帶」就在長城與秦嶺—淮河之間;1924年,再發表《佛學地理志》,明確提到「秦嶺-淮河」分中國為南北:「唯淮水發源於北嶺之支麓。實繼北嶺之正干,而為南北之界線。」

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五百強盜成佛圖》,描繪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騎兵 (網上圖片)

然而,早在春秋時期的《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中有載:「桔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至於司馬遷的《史記》中則載:「秦嶺,天下之大阻也」,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也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軍事屏障。可見,氣候及地理上的阻隔,已經有了初步的南北分野。在中國歷史上,「秦嶺-淮河線」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分別為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以及金元和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6年),兩個時期的南方偏安政權,皆由漢人建立。

南宋夏圭《錢塘秋潮圖》展現錢塘潮的壯觀景象 (網上圖片)

傳世的文學作品,亦有以秦嶺、淮河為題的,也顯然反映出南北地理上的隔閡。宋代詩人汪元量《秦嶺》一詩中寫到:「峻嶺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稜稜。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幾廢興。紅樹青煙秦祖隴,黃茅白葦漢家陵。因思馬上昌黎伯,回首雲橫淚濕膺。」大讚秦嶺雄偉壯觀。同是宋代詩人趙崇嶓,於《淮河水》一詩中寫到:「秋風淮水白蒼茫,中有英雄淚幾行。流到海門流不去,會隨潮汐過錢塘。」盛讚淮河的波濤洶湧。中國古代神話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也曾治理過這裡的水。

紅線部分為秦嶺淮河線 (網上圖片)

現代專家、地理學者,最終根據自然條件、溫度差異、地理風貌、農作物生產、土壤變化、植被差異、百姓生活習性不同等大致規定勾畫「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稱為「南方」,線以北作「北方」(當然這一個不是唯一的標準。中國傳統上的分界線是長江;也有指「一下雪標準為分界線,下雪的地方是北方,不下雪的地方是南方」,但說法不全面,局限性也強)。

秦嶺-淮河線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包括金元和南宋時期。圖為公元1142年的中國,紅色部份為南宋,黃色部分為金朝 (網上圖片)

秦嶺-淮河線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包括金元和南宋時期。圖為公元1142年的中國,紅色部份為南宋,黃色部分為金朝 (網上圖片)

內地幅員遼闊,北方和南方都是由秦嶺淮河線來劃分的,而秦嶺山脈也成為南北氣候分界線。

相片展示秦嶺阻隔暖濕空氣北上,左邊是南,右邊是北 (網上圖片)

相片展示秦嶺阻隔暖濕空氣北上,左邊是南,右邊是北 (網上圖片)

相片展示秦嶺阻隔暖濕空氣北上,左邊是南,右邊是北。因為只有暖濕空氣北上時,才令雲層整齊排列。「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北分界線絕非偶然。這一個中國重要的地理概念,最早由著名地理學家、革新中國地理學的先驅張相文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提出南北分界線-「北帶」就在長城與秦嶺—淮河之間;1924年,再發表《佛學地理志》,明確提到「秦嶺-淮河」分中國為南北:「唯淮水發源於北嶺之支麓。實繼北嶺之正干,而為南北之界線。」

張相文 (網上圖片)

張相文 (網上圖片)

然而,早在春秋時期的《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中有載:「桔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至於司馬遷的《史記》中則載:「秦嶺,天下之大阻也」,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也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軍事屏障。可見,氣候及地理上的阻隔,已經有了初步的南北分野。在中國歷史上,「秦嶺-淮河線」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分別為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以及金元和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6年),兩個時期的南方偏安政權,皆由漢人建立。

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五百強盜成佛圖》,描繪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騎兵 (網上圖片)

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五百強盜成佛圖》,描繪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騎兵 (網上圖片)

傳世的文學作品,亦有以秦嶺、淮河為題的,也顯然反映出南北地理上的隔閡。宋代詩人汪元量《秦嶺》一詩中寫到:「峻嶺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稜稜。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幾廢興。紅樹青煙秦祖隴,黃茅白葦漢家陵。因思馬上昌黎伯,回首雲橫淚濕膺。」大讚秦嶺雄偉壯觀。同是宋代詩人趙崇嶓,於《淮河水》一詩中寫到:「秋風淮水白蒼茫,中有英雄淚幾行。流到海門流不去,會隨潮汐過錢塘。」盛讚淮河的波濤洶湧。中國古代神話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也曾治理過這裡的水。

南宋夏圭《錢塘秋潮圖》展現錢塘潮的壯觀景象 (網上圖片)

南宋夏圭《錢塘秋潮圖》展現錢塘潮的壯觀景象 (網上圖片)

現代專家、地理學者,最終根據自然條件、溫度差異、地理風貌、農作物生產、土壤變化、植被差異、百姓生活習性不同等大致規定勾畫「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稱為「南方」,線以北作「北方」(當然這一個不是唯一的標準。中國傳統上的分界線是長江;也有指「一下雪標準為分界線,下雪的地方是北方,不下雪的地方是南方」,但說法不全面,局限性也強)。

紅線部分為秦嶺淮河線 (網上圖片)

紅線部分為秦嶺淮河線 (網上圖片)

秦嶺-淮河線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包括金元和南宋時期。圖為公元1142年的中國,紅色部份為南宋,黃色部分為金朝 (網上圖片)

秦嶺-淮河線為南北政權的分界線,包括金元和南宋時期。圖為公元1142年的中國,紅色部份為南宋,黃色部分為金朝 (網上圖片)

事實上,「秦嶺—淮河」一線穿過甘肅、四川、陝西、河南、安徽、江蘇6 個省份,它不只是南北地理位置上分界,還是氣候、植被、河流水文、地形、土壤、礦產、農業等方面分界線-南北分界;1月份0℃分界;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水田與旱地界線;農作物一年兩熟和兩年三熟分界;是水稻與小麥種植分界線;還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還有就是,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以北則以平原、高原居多等等。

自古以來,中國中部橫亙著一條山脈秦嶺,就像一堵「擋風牆」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秦嶺其勢延伸到東部即是淮河。淮河與秦嶺共同構成中國800毫米降水線的分野,以此為界,中華大地分為南北,也成為了今天大多數人認同的說法。1950年代,內地能源缺乏,當時領導人周恩來就提出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北方集中供暖區,該線路沿襲了數十年。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