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活化項目是回應行政長官 2009 年施政報告內委託市建局進行活化中環街市大樓的政策綱領,作為政府保育中環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項目將提供約 12,000 平方米連天台及其他配套設施面積在內的總樓面面積,提供大眾化文化和零售設施。

市民期望該項目活化後,能夠成為親切、有活力及多元化的建築。在社區重建局的《摯誠志成網誌》中提及,中環街市的保育活化工程大致完成,並以「親」、「動」、「融」為營運的主題元素,更期望項目活化後,不只從建築物的硬件上保存歷史,更可以給予它新的生命和功能,配合社區現在和未來的需要,活化再用,成為社區重要的公共資源。

中環街市一帶是香港著名的 SOHO 區,相對以夜生活而聞名的蘭桂芳,中環半山扶手電梯把大館和 PMQ 連接,讓這個小區成為了海外和香港藝術家、設計師和攝影師的聚腳點。表面上,是提升了這一帶的藝術氣息,但是建築物之間卻缺乏了連繫性,忽略了人、社區和建築物的關係。

從來,改變不能單靠一人之力,唯有群聚才能夠集氣,凝聚力量。就以大館為例,即使活化了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後開放給公眾參觀,大家只會稍作逗留,甚至沒法使用簡單的攝影器材,完整地拍下大館的主建築群,更是高消費的「文青打卡點」。大館活化後,大眾多是因為新鮮感而抽空探訪,即使這裏具有腥風血雨的歷史故事,但是建築物和門外的社區卻是兩個世界,外面是匆忙的步伐和絡繹不絕的人群,打工仔更不會拿着飯盒進去用膳,根本無法群聚。

設計不是閉門造車,脫離現實,而是一定要和外界交流,跟不同的人連繫。古語有云: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百多年來,英人管治,重利輕「人」,以致人文價值失落,讓物質、利益抬頭。社區重建,拆舊立新,也就是順理成章地與人遠離。而活化,不是懷舊,不是為了集體記憶,也不是想某個地方凝住、停滯不前,是需要走入社區,與外面接軌。如果活化中環街市以設計整個 SOHO 環境為藍本的話,就可以打造一個人文風景、重塑人文價值的地方,讓大眾和建築物之間互動和貫通。

參考中環街市的活化設計藍圖,建築物外牆以玻璃重鋪,大家可以透析街市內的事物,而入口廣場提供 1,000 平方米的休憩空間。活化後的中環街市究竟能否群聚,相信時間會把事實呈現。

《青評會》成員 – 孫嘉寶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