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污水找出逾50確診個案 港大團隊研增加檢測能力

社會事

污水找出逾50確診個案 港大團隊研增加檢測能力
社會事

社會事

污水找出逾50確診個案 港大團隊研增加檢測能力

2021年02月28日 15:38 最後更新:16:38

新冠病毒污水監測將能為政府、其他機構及公眾提供與公共衛生相關的輔助性信息。

由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環境微生物組工程與生物技術實驗室教授張彤帶領,從事新冠病毒污水監測研究的跨學科團隊,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已抽取超過1200個生活污水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分析,協助政府在社區追蹤潛在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港大圖片

港大圖片

因應本港第四波新冠疫情的發展,專家團隊聯同環保署及渠務署,選擇有群組感染的屋苑大廈的周邊屋苑或相關區域進行污水採樣監測,協助相關部門評估疫情,以便由政府盡快採取跟進措施。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團隊利用污水檢測成功在彩雲(二)邨找到10個感染個案,成為全球基於污水監測發出社區強制檢測令找出隱性感染個案的首例。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到訪港大視察新冠病毒污水監測工作。港大圖片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到訪港大視察新冠病毒污水監測工作。港大圖片

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2月9日,政府共對污水檢測呈陽性的26個區域發出強檢令,其中包括「受限區域」下的強制檢測,找出超過50個確診個案。團隊於研究初期原計劃每星期處理和分析20餘個樣本,至今年1月中人手增加至15人後,檢測能力提升至每星期約170個樣本,在一個月內將分析能力提升7倍。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研究團隊和環境局正致力增加污水檢測能力,推動將研發技術轉移給幾個商業實驗室。團隊亦正協同環境局、環保署、渠務署和食物及衞生局研究新的污水採樣計劃,優化整個污水監測計劃以應對疫情發展。新冠病毒污水監測將能為政府、其他機構及公眾提供與公共衛生相關的輔助性信息。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翔:讓港大齊名劍橋哈佛影響世界

2023年11月16日 10:42 最後更新:10:42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要讓港大逐步發展成為與劍橋大學、哈佛大學齊名的頂尖大學。

張翔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港大要發展有持續影響力的研究,做到科研成果領先、文科研究和創作對世界產生影響。他又認為,醫學範疇可被視作港大的優勢,並以港大發現新冠病毒人傳人、發明噴鼻式疫苗為例,認為是值得港人驕傲。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港大近日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躍升亞洲排名第二,張翔形容排名是學術成果的副產品,就像「練功夫」,「內功好」自然「功夫」好。他認為社會近年規避風險,但其實香港需要有冒險精神,港大設立了「持久影響力研究基金」,鼓勵學者進行較冷門、高風險的研究項目。

對於他被人向校委會匿名投訴,校委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張翔說,事件實屬不幸,對港大聲譽造成損害,他對指控感到遺憾和痛心。

港大校長張翔。資料圖片

港大校長張翔。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