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集中公佈2021年預算報告。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今年預算突破百億經費的高校增至13所,較去年增加3所。清華大學收入總預算再超去年,達到317.28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蟬聯高校經費榜第一。

今年撥給高校的財政撥款依然呈「緊縮」狀態,75所高校的預算相較去年下降總計54.2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財政撥款並非這些高校的主要經費來源,有40多所高校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占收入總預算的比例不超過三成。其中,中山大學財政撥款收入佔比最低,僅為12.71%。

全國各高校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變化的背後,既響應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大力壓減公用經費和非剛性、非急需的一般性支出,同時又要合理保障必要的剛性支出需求及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任務、重點項目。

經費預算

13所高校經費超百億,59所高校「錢袋子」更鼓

今年預算「百億」經費高校增至13所,較去年增加3所,分別為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和四川大學。

其中,清華大學2021年收入總預算再次超過300億元,達到317.28億元,遙遙領先於其它高校,蟬聯第一。浙江大學以228.16億元排名第二,北京大學達221.34億元位居第三。

其他經費超過100億的高校依次為:中山大學(198.55億元)、上海交通大學(175.65億元)、復旦大學(141.62億元)、山東大學(118.08億元)、華中科技大學(116.33億元)、西安交通大學(114.68億元)、東南大學(113.92億元)、同濟大學(107.04億元)、武漢大學(106.44億元)、四川大學(101.76億元)。

與去年相比,高校收入總預算排名前10位的,除了西安交通大學與東南大學位置互換外,其他均未變動。

在75所高校中,有59所高校今年的「錢袋子」更鼓了。其中,北京郵電大學的增長率最高,達34.22%。

另外,還有16所高校經費預算比去年有所減少。分別為中國海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南京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蘭州大學、長安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天津大學。

降幅最大的三所分別為天津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和南開大學。其中,天津大學今年收入總預算比去年減少11.56億元,下降幅度最大,達13.20%。與它同在天津的南開大學今年高校預算也減少4.90億元,降幅7.83%。

財政撥款

總計下降54億,西安交大電子科大增幅最大

今年75所高校預算財政撥款依然呈「緊縮」狀態,財政撥款相較去年下降總計54.22億元。

從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數額來看,北京大學(44.61億元)、清華大學(43.65億)、浙江大學(34.1億)依然位居前三,與2020年排名相同,不過較去年數額均有所下降。也有15所高校財政撥款相較去年有略微增加,除西安交通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兩所西部高校增長10%以上外,其餘高校增幅均在5%以內。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通大學預算財政撥款收入相較去年增加4.49億元,取代天津大學成為財政撥款收入前十名中的一員。其財政撥款收入的增幅也是所有高校中最高的,達到16.87%。記者從預算報告中關注到,西安交通大學今年的教育支出預算比去年多了7.3億元。

電子科技大學今年財政撥款收入預算增幅排名第二,比去年增加1.65億元。該校的預算報告中披露,2021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按照支出功能科目劃分,教育支出144574.85萬元,占支出的81.04%;科學技術支出20729.00萬元,占支出的11.62%。

另外,天津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財政撥款收入則大幅下降,相較去年分別減少了29.85%和19.88%。天津大學今年財政撥款相較去年減少了8.66億元,其事業收入也減少4.24億元,在其預算報告中未透露原因。

經費來源

過半高校經費財政撥款佔比不足三成

實際上,財政撥款並非這些高校的主要經費來源。收入來源還包括事業收入,即開展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以及其他投資收益、捐贈收入、租金收入等。

記者統計發現,這75所高校的收入總預算中,有40多所高校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占收入總預算的比例不超過三成,另外有兩所高校佔比超過50%,分別為中央戲劇學院和東北林業大學。8所高校介於40%-50%之間,21所高校佔比在30%-40%之間。

在上述預算經費超百億的13所高校中,除四川大學(31.20%)外,其餘高校財政撥款收入占收入總預算的比例均在30%以內。其中中山大學最低,為12.71%,其次為清華大學,為13.76%,浙江大學為14.95%。

從數額來看,事業收入排名第一的依然為清華大學,達126.50億元,仍然為75所高校中最有錢也最能掙錢的高校。

在清華大學2021年收入預算中,除上年結轉884712.49萬元外,本年收入預算有2288118.9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436537.59萬元,占收入預算的19.08%;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8405.00萬元,占收入預算的0.37%;非財政撥款性收入達到1843176.39萬元,占收入預算的80.55%,其中事業收入1264952.28萬元,占收入預算的55.28%,其他收入578224.11萬元,占收入預算的25.27%。

另外,有21所高校事業收入占收入總預算的比例超過30%。北京中醫藥大學今年有近一半的收入預算都來自於事業收入,佔比為49.65%。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事業收入均佔四成以上。

變化

西安交大成高等教育預算前十中唯一正增長高校

在各高校預算財政撥款支出中,就高等教育一項,北京大學(33.8億)、吉林大學(31.27億)、浙江大學(30.32億)、清華大學(29.75億)和四川大學(28.4億)依然穩居前五,和去年相比,僅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名次互換,其他並無調整。

此外,西安交通大學(26.85億)、武漢大學(26.53億)、上海交通大學(26.4億)、華中科技大學(24.8億)、山東大學(24.74億)也位列前十榜單。

值得一提的是,和去年相比,西安交通大學今年成功擠進前十,並成為前十榜單中唯一一所高等教育支出預算正增長的高校,且增長了19.26%。根據該校的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今年西安交大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數為31.08億元,其中高等教育支出佔86.40%。

而在後五名中,依然主要由語言類、藝術類高校佔據,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3.97億)、中央美術學院(3.11億)、北京語言大學(2.71億)、中央戲劇學院(2.34億)、中央音樂學院(2.32億)。

僅有3所高校高等教育支出預算超30億

相較去年,59所高校財政撥款高等教育支出預算有所下降。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只有3所高校高等教育支出預算在30億元以上,共13所高校高等教育支出超20億元。

除了無法檢索到相關數據的學校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天津大學這5所高校下降幅度在10%以上,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大學,達31.7%。

也有少數高校預算適當增加了高等教育這一項支出。比如,中國礦業大學就在預算報告中稱,今年該校高等教育預算數為9.89億元,較去年增加2.36%。主要原因是「碩士生經費和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等財政撥款增加。」

就在3月25日,教育部公佈2021年度部門預算報告。南都記者關注到,教育部今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依然有所下降,為1342.09億元,比2020年執行數減少67.36億元。在一般公共預算當年財政撥款的具體使用中,教育支出(類)普通教育(款)高等教育(項)2021年預算數為1011.4億元,比去年財政撥款執行數減少56.17億元。報告披露這主要是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相關經費,並且國家發改委安排的基本建設支出也有所減少。

來華留學教育支出預算普降,中戲增幅最大36%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的大背景下,今年全國高校預算財政撥款支出中的來華留學教育一項也呈普遍下降態勢。

教育部公佈的2021年度部門預算報告指出,在一般公共預算當年財政撥款的具體使用中,今年留學教育來華教育支出預算數比去年財政撥款執行數減少了6.77億元。「這主要是根據來華留學人員實際報到情況安排。」教育部解釋稱。

從下降幅度來看,同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音樂學院、華中農業大學這4所高校預算下降超50%,共23所高校下降幅度在30%以上。其中,華中農業大學對來華留學教育支出削減最多,從去年的3326萬元到今年的1080萬元,下降67.5%。

但也有4所高校呈現增長趨勢,分別是電子科技大學(2107萬)、中國海洋大學(2033萬)、中國礦業大學(1089萬)和中央戲劇學院(410萬)。

其中,中央戲劇學院2021年來華留學教育支出預算數較去年增長35.99%,是增長幅度最大的高校。中國礦業大學的來華留學教育支出也較去年增長5.37%,該校在預算報告解釋稱,「這是因為2021年學校獲中國政府獎學金學生人數增加。」

南都記者吳單 王凡 實習生陳萌 靖昊 發自北京

注:本文所統計的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均為兩所高校統計;華北電力大學為北京校區和保定校區合計。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