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人娛樂競技玩啲乜? 細數古代體育運動項目

歷史長河

古人娛樂競技玩啲乜?  細數古代體育運動項目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人娛樂競技玩啲乜? 細數古代體育運動項目

2021年08月03日 09:55 最後更新:01:04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西方古希臘,看似與古代中國毫不相干,但其實在東方世界,古人的休閒娛樂不只是吟詩飲酒作樂。活蹦亂跳的運動與文靜的古人怎看都是格格不入,但事實上,古人也享受着五花八門,充滿激情的體育運動,甚至還有不同的、令人熱血沸騰的競技比賽。就讓我們時空穿梭,看看古人運動的風彩。

射箭

更多相片
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出土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鏃(石製箭頭),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使用弓箭。(網上圖片)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西方古希臘,看似與古代中國毫不相干,但其實在東方世界,古人的休閒娛樂不只是吟詩飲酒作樂。活蹦亂跳的運動與文靜的古人怎看都是格格不入,但事實上,古人也享受着五花八門,充滿激情的體育運動,甚至還有不同的、令人熱血沸騰的競技比賽。就讓我們時空穿梭,看看古人運動的風彩。

弓在古代的「十八般武藝」中排名第一。(網上圖片)

弓在古代的「十八般武藝」中排名第一。(網上圖片)

投壺來源於射箭。由於庭院不夠寬闊或賓客眾多,難以射箭、又或某些賓客不會射箭,故人們以更為簡單便利的投壺代替射箭,以樂嘉賓,以習禮儀。(網上圖片)

古代的射箭更是「六藝」之一。《禮記・射義》更帶出射箭所需的競技精神:

李白在《梁甫吟》:「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借用「玉女投壺」這個傳說來諷刺皇帝只顧玩樂,不知外面經已危機四伏。(網上圖片)

關於投壺還有一個名為「玉女投壺」的傳說故事。

馬術(網上圖片)

馬術

2004年,國際足球協會(FIFA)確認足球的起源為戰國時期的齊國(今山東省淄博市)。但這說法引起國際專家爭議,他們認為中國的蹴鞠運動與現代足球是兩回事,不能相提並論。(網上圖片)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就講述了一個賽馬比賽以計取勝的故事。

帛書《黃帝四經》記載:「充其(蚩尤)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部落戰勝並擒殺蚩尤。為了洩憤,黃帝將蚩尤的胃塞滿稻草等填充物,做成球讓士兵踢,多射中門的人會有賞賜,可見當時已出現類似足球運動的遊戲。(網上圖片)

帛書《黃帝四經》記載:「充其(蚩尤)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部落戰勝並擒殺蚩尤。為了洩憤,黃帝將蚩尤的胃塞滿稻草等填充物,做成球讓士兵踢,多射中門的人會有賞賜,可見當時已出現類似足球運動的遊戲。(網上圖片)

宋太祖酷愛足球,北宋蘇漢臣更為其畫《宋太祖蹴鞠圖》(已佚失,圖為元代錢選的臨摹版本),圖中可見宋太祖的「白打」球技。這幅圖踢球的兩人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是其弟弟宋太宗,後面的四個觀眾則是開國功臣趙普、楚昭輔、党進、石守信。(網上圖片)

宋太祖酷愛足球,北宋蘇漢臣更為其畫《宋太祖蹴鞠圖》(已佚失,圖為元代錢選的臨摹版本),圖中可見宋太祖的「白打」球技。這幅圖踢球的兩人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是其弟弟宋太宗,後面的四個觀眾則是開國功臣趙普、楚昭輔、党進、石守信。(網上圖片)

漢代蹴鞠印章。人們酷愛蹴鞠,漢代更出現了研究蹴鞠的專著——《蹴鞠二十五篇》,這是中國、以至世上第一部的體育專著。(網上圖片)

蹴鞠的魅力,使全國上下都沉溺其中,難以自拔。《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更記載了一個為蹴鞠而喪命的故事:

《金瓶梅》寫到:「王孫爭看小欄下,蹴鞠齊雲;仕女相攜高樓上,嬌嬈炫色。」蹴鞠成了紈褲子弟的娛樂。(網上圖片)

到了明朝,由於許多官吏沉迷蹴鞠,荒廢政事,加上當時娼妓以玩蹴鞠的方式吸引客人,使蹴鞠逐漸變得低劣下流。於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官吏、武士等嚴禁蹴鞠,根據《客座贅語.卷十》:「蹴圓的,卸腳……龍江衛指揮伏顒與本衛小旗姚晏保蹴圓,卸了右腳,全家發赴雲南」,軍官違例玩蹴鞠,會被罰砍掉一條腿和發邊遠充軍;清朝更進一步將禁令拓展至民間,蹴鞠就此沒落。

馬球曾是1908、1920、1924、1936年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有人認為馬球運動最早源於中國的擊鞠,亦有人認為,馬球最早源於波斯(今伊朗)。(網上圖片)

擊鞠

擊鞠所用到的球和球桿。(網上圖片)

唐代以後,由於深受皇帝喜愛,擊鞠成為天下第一的運動。雖然如此,擊鞠卻只屬貴族的運動,因為一般的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昂貴的馬匹。當時只有長安的宮城、諸王和達官顯宦的私宅,以及各州的官衙,才設置擊鞠球場。擊鞠所用到的球主要為柔韌的木材,呈圓形,大小如拳頭,球體中空,外表會塗上鮮亮的顏色和進行精緻的雕刻;球桿長1.5米左右,桿頭彎如偃月,類似現在的曲棍球桿,以把迅速滾動的球擋住。

在歐洲,擊鞠使用藏語的稱呼「Polo」,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設計師Ralph Lauren受到「Polo」的啟發,設計了著名的Polo衫。(網上圖片)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的擊鞠好手,《封氏聞見記.第六卷.打球》記載他與吐蕃的擊鞠比賽,表現出色,為大唐挽回聲望。

角抵(網上圖片)

角抵

唐代的角抵是宮廷、官府和軍中招待賓客的壓軸表演。(網上圖片)

角抵到晉代更出現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稱——相撲。到了唐宋時期,角抵更設有類似「打擂台」的正式比賽。《夢粱錄》:「若論護國寺南高峰露臺爭交,須擇諸道州郡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角抵比賽的勝出者會得到獎賞,故當時的賽事不但引人注目,更使人熱血沸騰。

女颭。《夢梁錄》和《武林舊事》曾記錄好幾位女颭的名號: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韓春春、繡勒帛、錦勒帛、僥六娘。(網上圖片)

古代也有女子角抵,然而牽涉的往往是色情與不雅。宋代的女相撲手稱作「女颭」,穿着暴露,她們的表演是男子角抵前的暖場節目,令全場的男人目不暇給。然而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表演卻使宋仁宗欲罷不能,並賞賜女颭們不少銀兩。老臣司馬光忍無可忍,憤然直諫《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臣竊聞聖駕御宣德門……內有婦人相撲,亦被賞賚……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旁,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詔有司嚴加禁約,今後婦人不得於街市以此聚眾為戲。」怒斥皇帝不應有傷大雅地觀看色情表演。宋仁宗最後反省錯誤,並下令「掃黃」,從此女子角抵大為收斂,最終銷聲匿跡。

「翹關」源於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叔梁紇跟隨諸侯聯軍攻打逼陽國都城,當叔梁紇的一半軍隊進入逼陽都城時,逼陽守軍便關上城門,企圖來個「甕中捉鱉」,圍殲叔梁紇的一半軍隊。危急關頭,叔梁紇用手撐起近千斤重的懸門,士兵才成功逃出。(網上圖片)

到了清代,朝廷更為角抵(當時人們開始稱角抵為摔跤)設相關機構「善撲營」,負責皇帝的摔跤﹑射箭﹑馬術等技能練習和向外國表演獻技。

史書記載能舉最重東西的大力士是烏獲。據戰國時期的《商君書.錯法》:「烏獲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秦時三十斤為一鈞,一鈞大概為現在的15斤,烏獲能舉千鈞,等如他能舉15000斤,所以他也能把孫悟空重13500斤的如意金鋼棒舉起。(網上圖片)

古代不乏「大力士」,如《史記.項羽本紀》說到項羽「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可以輕鬆托舉青銅鼎。另外,至西晉起到清末,舉重都被列為武考項目。唐代的舉重考試要求負重行走,要「翹關五舉」、「負米五斛行三十步」。《新安志.卷第十》就記載了唐代大力士汪節的故事。

石質的舉重器具可隨意製成各種形狀,成本很低,而且易於抓舉。(網上圖片)

隨着時代演變,唐宋以後,翹關和扛鼎因不便於舉重運動而被石質的舉重器具取替。《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便描繪了武松如何舉石:「武松把石墩略搖一搖……把那個石墩只一抱,輕輕地抱將起來。雙手把石墩只一撇,撲地打下地裡一尺來深。……武松再把右手去地裡一提,提將起來,望空只一擲,擲起去離地一丈來高。武松雙手只一接,接來輕輕地放在原舊安處。」從對武松舉石的描寫,反映宋代舉石的方法和舉重運動的普及。

雖然秦武王的死是個意外,與孟說無關,但根據當時法律,不能諫止國君,令國君致死,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孟說最後被誅滅三族。(網上圖片)

然而,舉重運動唯一要注意的是,務必量力而為,萬萬不能逞強,以免樂極生悲。《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秦武王是一位舉重愛好者,平時喜歡跟人「鬥大力」。一次,他便和孟說進行舉「龍紋赤鼎」的比賽,結果因力量不足,鼎掉下來折斷脛骨,失血過多而死。

射箭是利用弓和弦,以彈力將箭射出的動作,常被用作狩獵和戰爭之中。至少在兩萬八千年前,古人就發明了弓箭。弓箭作為不可或缺的攻擊武器,實用性極高,故人們會視射箭為一種運動加以鍛鍊。古人亦因此編著眾多關於射箭的理論和著述,如《射經》、《射訣》、《射訓》、《射法指訣》等等。古代的射箭並不只限男性參加,女性亦可躡足其間,譬如唐代詩人杜甫的《哀江頭》:「輦前才人(才人指女官)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墜雙飛翼。」以及王建的《宮詞.射生宮女宿紅妝》:「射生宮女宿紅妝,把得新弓各自張。」,皆描述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射箭英姿。

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出土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鏃(石製箭頭),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使用弓箭。(網上圖片)

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出土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鏃(石製箭頭),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使用弓箭。(網上圖片)

弓在古代的「十八般武藝」中排名第一。(網上圖片)

弓在古代的「十八般武藝」中排名第一。(網上圖片)

古代的射箭更是「六藝」之一。《禮記・射義》更帶出射箭所需的競技精神: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意思即是作為射手,要講求仁道。射箭時,人要身心端正,才把箭射出。射失,不埋怨對手,反而應自我反思。孔子說:「君子之間沒有爭奪。假如真的要爭,便是比試射箭。比試前,大家謙恭有禮;比試後亦是如此,並互相敬酒,這樣即使比試,也合符君子之禮。」想不到周代提出的「射禮」,仍適用於現今的競技比賽上。

投壺

除了射箭要用到箭矢,還有一項運動需要它,那便是投壺。投壺與現今鉛球、標槍等投擲運動相似,卻多了一份文雅的氣息,玩法為眾人輪流將箭矢拋投至壺中,投入最多者為之勝出。投壺本來只是士大夫階層的玩意,用於宴會時招待客人,戰國後逐漸流傳民間。然而那時的投壺亦有「投禮」要遵守,例如投壺之前,主人盛情邀請賓客,賓客需婉拒兩次,在主人的第三次邀請下,才能參與投壺(《禮記正義.卷五十九投壺第四十》)。直至唐代,投壺才不需依從以往的繁文縟節,變得簡單和充滿樂趣。

投壺來源於射箭。由於庭院不夠寬闊或賓客眾多,難以射箭、又或某些賓客不會射箭,故人們以更為簡單便利的投壺代替射箭,以樂嘉賓,以習禮儀。(網上圖片)

投壺來源於射箭。由於庭院不夠寬闊或賓客眾多,難以射箭、又或某些賓客不會射箭,故人們以更為簡單便利的投壺代替射箭,以樂嘉賓,以習禮儀。(網上圖片)

關於投壺還有一個名為「玉女投壺」的傳說故事。

相傳在東荒山,掌管萬物變化的東王公經常和玉女玩投壺遊戲。他和玉女各拿一千二百支箭,每擲一次,一千二百支箭便會同時向壺口投去。如果這些箭全部投進,天就默默無言;如果有一支箭沒投進,天便會發出譏笑聲,這時,在人間看到的,就是閃電。於是「玉女投壺」一詞便指閃電或雷雨。(《神異經.東荒經》)

李白在《梁甫吟》:「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借用「玉女投壺」這個傳說來諷刺皇帝只顧玩樂,不知外面經已危機四伏。(網上圖片)

李白在《梁甫吟》:「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借用「玉女投壺」這個傳說來諷刺皇帝只顧玩樂,不知外面經已危機四伏。(網上圖片)

馬術

馬術,古稱「禦」,同是「六藝」之一,早在一萬五千年前古人類壁畫中就出現了馬的圖案,不過當時的馬是食物的一種,經馴化後才成為運輸和騎載的工具,及後更廣泛應用到狩獵和戰場上。一匹好馬,可以幫助戰士戰勝敵人,於是馬術便成為一種體育予以訓練,從而能精確地駕馭馬匹,做到人馬合一,故馬術即指對馬匹進行各種技巧和協調性的訓練。

馬術(網上圖片)

馬術(網上圖片)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就講述了一個賽馬比賽以計取勝的故事。

齊國的將軍田忌一次與其他公子賽馬,並以千金作賭注。田忌的部下孫臏發現雙方比賽的馬匹都不分上下,於是他便把雙方比賽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時以上馬對中馬,中馬對下馬,下馬對上馬,結果是兩勝一負,田忌贏得賭注。

蹴鞠

足球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 ,風靡萬千球迷。足球的前身是中國的蹴鞠,與現代足球一樣,玩法都是以腳控球。根據劉向的《別錄》,蹴鞠由黃帝發明,而蹴鞠最早的文字記載則是《史記.蘇秦列傳》,當時蹴鞠名為「蹋鞠」。更為有趣的是,古人玩蹴鞠亦懂得花式控球,俗稱「白打」,即用頭、肩、背、胸、膝、腿、腳等部位控球,使「球終日不墜」,如同踢毽一樣。

2004年,國際足球協會(FIFA)確認足球的起源為戰國時期的齊國(今山東省淄博市)。但這說法引起國際專家爭議,他們認為中國的蹴鞠運動與現代足球是兩回事,不能相提並論。(網上圖片)

2004年,國際足球協會(FIFA)確認足球的起源為戰國時期的齊國(今山東省淄博市)。但這說法引起國際專家爭議,他們認為中國的蹴鞠運動與現代足球是兩回事,不能相提並論。(網上圖片)

帛書《黃帝四經》記載:「充其(蚩尤)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部落戰勝並擒殺蚩尤。為了洩憤,黃帝將蚩尤的胃塞滿稻草等填充物,做成球讓士兵踢,多射中門的人會有賞賜,可見當時已出現類似足球運動的遊戲。(網上圖片)

帛書《黃帝四經》記載:「充其(蚩尤)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部落戰勝並擒殺蚩尤。為了洩憤,黃帝將蚩尤的胃塞滿稻草等填充物,做成球讓士兵踢,多射中門的人會有賞賜,可見當時已出現類似足球運動的遊戲。(網上圖片)

宋太祖酷愛足球,北宋蘇漢臣更為其畫《宋太祖蹴鞠圖》(已佚失,圖為元代錢選的臨摹版本),圖中可見宋太祖的「白打」球技。這幅圖踢球的兩人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是其弟弟宋太宗,後面的四個觀眾則是開國功臣趙普、楚昭輔、党進、石守信。(網上圖片)

宋太祖酷愛足球,北宋蘇漢臣更為其畫《宋太祖蹴鞠圖》(已佚失,圖為元代錢選的臨摹版本),圖中可見宋太祖的「白打」球技。這幅圖踢球的兩人一個是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是其弟弟宋太宗,後面的四個觀眾則是開國功臣趙普、楚昭輔、党進、石守信。(網上圖片)

蹴鞠的魅力,使全國上下都沉溺其中,難以自拔。《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更記載了一個為蹴鞠而喪命的故事:

名醫淳于意為項處看病,確認其患上「牡疝」,便千叮萬囑要他不要過度操勞,否則會嘔血而死。然而項處充耳不聞,仍去踢球,結果嘔血身亡。

古人對蹴鞠的狂熱更不亞於現在。宋代詩人陸游在其《晚春感事.四首.其四》 寫到「蹴鞠場邉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可見當時蹴鞠的受歡迎程度。

漢代蹴鞠印章。人們酷愛蹴鞠,漢代更出現了研究蹴鞠的專著——《蹴鞠二十五篇》,這是中國、以至世上第一部的體育專著。(網上圖片)

漢代蹴鞠印章。人們酷愛蹴鞠,漢代更出現了研究蹴鞠的專著——《蹴鞠二十五篇》,這是中國、以至世上第一部的體育專著。(網上圖片)

到了明朝,由於許多官吏沉迷蹴鞠,荒廢政事,加上當時娼妓以玩蹴鞠的方式吸引客人,使蹴鞠逐漸變得低劣下流。於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官吏、武士等嚴禁蹴鞠,根據《客座贅語.卷十》:「蹴圓的,卸腳……龍江衛指揮伏顒與本衛小旗姚晏保蹴圓,卸了右腳,全家發赴雲南」,軍官違例玩蹴鞠,會被罰砍掉一條腿和發邊遠充軍;清朝更進一步將禁令拓展至民間,蹴鞠就此沒落。

《金瓶梅》寫到:「王孫爭看小欄下,蹴鞠齊雲;仕女相攜高樓上,嬌嬈炫色。」蹴鞠成了紈褲子弟的娛樂。(網上圖片)

《金瓶梅》寫到:「王孫爭看小欄下,蹴鞠齊雲;仕女相攜高樓上,嬌嬈炫色。」蹴鞠成了紈褲子弟的娛樂。(網上圖片)

擊鞠

擊鞠,即騎在馬上,持棍打球,與現今馬球相似。對於擊鞠的起源仍有待考究,三國時期曹植的《名都篇》:「連翩擊鞠壤」便提到這項運動,說明至少在漢魏時期,擊鞠便已存在。

馬球曾是1908、1920、1924、1936年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有人認為馬球運動最早源於中國的擊鞠,亦有人認為,馬球最早源於波斯(今伊朗)。(網上圖片)

馬球曾是1908、1920、1924、1936年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有人認為馬球運動最早源於中國的擊鞠,亦有人認為,馬球最早源於波斯(今伊朗)。(網上圖片)

唐代以後,由於深受皇帝喜愛,擊鞠成為天下第一的運動。雖然如此,擊鞠卻只屬貴族的運動,因為一般的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昂貴的馬匹。當時只有長安的宮城、諸王和達官顯宦的私宅,以及各州的官衙,才設置擊鞠球場。擊鞠所用到的球主要為柔韌的木材,呈圓形,大小如拳頭,球體中空,外表會塗上鮮亮的顏色和進行精緻的雕刻;球桿長1.5米左右,桿頭彎如偃月,類似現在的曲棍球桿,以把迅速滾動的球擋住。

擊鞠所用到的球和球桿。(網上圖片)

擊鞠所用到的球和球桿。(網上圖片)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的擊鞠好手,《封氏聞見記.第六卷.打球》記載他與吐蕃的擊鞠比賽,表現出色,為大唐挽回聲望。

睿宗景雲年間,吐蕃遣使迎接金城公主,並帶來一支十人的擊鞠隊,希望與大唐一決雌雄。吐蕃是游牧民族,善騎,馬匹又精壯,比賽數場後,大唐的擊鞠隊都輸了。於是當時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與嗣虢王邕、駙馬楊慎交、武延秀四人組隊對戰吐蕃擊鞠隊。開賽之後,李隆基「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帶領球隊大獲全勝,吐蕃大臣心服口服。

在歐洲,擊鞠使用藏語的稱呼「Polo」,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設計師Ralph Lauren受到「Polo」的啟發,設計了著名的Polo衫。(網上圖片)

在歐洲,擊鞠使用藏語的稱呼「Polo」,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設計師Ralph Lauren受到「Polo」的啟發,設計了著名的Polo衫。(網上圖片)

角抵

角抵,即現今的摔跤、相撲,以簡單的人體相搏和力量的較量來取勝。「角抵」一詞源於「以角抵人」,《述異記》記載,上古時代的蚩尤部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蚩尤部族頭上裝上像公牛的角,打仗時除了手腳並用,更以頭上之角抵人,使敵方難以招架。這種「以角抵人」的方式,逐漸演變成人體相搏的摔跤活動。

角抵最初是訓練士兵的方法,到了秦漢便演變成帶有娛樂、表演性質的民間競技運動。秦代統一六國後,由於秦始皇恐防六國遺民作亂,逐下令銷毀天下兵器,使當時尚武的人民只能借角抵來宣洩。另外,《史記.李斯列傳》載:「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角)抵優俳之觀」,可見當時宮廷與民間都很盛行角抵。《漢書·武帝紀》亦可看到因角抵而吸引人山人海的觀眾:「三年春,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觀。」

角抵(網上圖片)

角抵(網上圖片)

角抵到晉代更出現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稱——相撲。到了唐宋時期,角抵更設有類似「打擂台」的正式比賽。《夢粱錄》:「若論護國寺南高峰露臺爭交,須擇諸道州郡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角抵比賽的勝出者會得到獎賞,故當時的賽事不但引人注目,更使人熱血沸騰。

唐代的角抵是宮廷、官府和軍中招待賓客的壓軸表演。(網上圖片)

唐代的角抵是宮廷、官府和軍中招待賓客的壓軸表演。(網上圖片)

古代也有女子角抵,然而牽涉的往往是色情與不雅。宋代的女相撲手稱作「女颭」,穿着暴露,她們的表演是男子角抵前的暖場節目,令全場的男人目不暇給。然而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表演卻使宋仁宗欲罷不能,並賞賜女颭們不少銀兩。老臣司馬光忍無可忍,憤然直諫《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臣竊聞聖駕御宣德門……內有婦人相撲,亦被賞賚……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旁,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詔有司嚴加禁約,今後婦人不得於街市以此聚眾為戲。」怒斥皇帝不應有傷大雅地觀看色情表演。宋仁宗最後反省錯誤,並下令「掃黃」,從此女子角抵大為收斂,最終銷聲匿跡。

女颭。《夢梁錄》和《武林舊事》曾記錄好幾位女颭的名號: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韓春春、繡勒帛、錦勒帛、僥六娘。(網上圖片)

女颭。《夢梁錄》和《武林舊事》曾記錄好幾位女颭的名號: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韓春春、繡勒帛、錦勒帛、僥六娘。(網上圖片)

到了清代,朝廷更為角抵(當時人們開始稱角抵為摔跤)設相關機構「善撲營」,負責皇帝的摔跤﹑射箭﹑馬術等技能練習和向外國表演獻技。

舉重

舉重是中國傳統的體育之一,古代崇尚力大無窮,因為武器殺傷力的高低,取決於使用者力量的大小,因此舉重在古代已十分普及。古人在不同時期所舉的「重物」都有所不同,因此古代對舉重的名稱亦有所差異,如翹關(舉城門的大門栓)、扛鼎(舉燒食物的大鍋)、舉石(舉石質的舉重器具)等。

「翹關」源於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叔梁紇跟隨諸侯聯軍攻打逼陽國都城,當叔梁紇的一半軍隊進入逼陽都城時,逼陽守軍便關上城門,企圖來個「甕中捉鱉」,圍殲叔梁紇的一半軍隊。危急關頭,叔梁紇用手撐起近千斤重的懸門,士兵才成功逃出。(網上圖片)

「翹關」源於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叔梁紇跟隨諸侯聯軍攻打逼陽國都城,當叔梁紇的一半軍隊進入逼陽都城時,逼陽守軍便關上城門,企圖來個「甕中捉鱉」,圍殲叔梁紇的一半軍隊。危急關頭,叔梁紇用手撐起近千斤重的懸門,士兵才成功逃出。(網上圖片)

古代不乏「大力士」,如《史記.項羽本紀》說到項羽「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可以輕鬆托舉青銅鼎。另外,至西晉起到清末,舉重都被列為武考項目。唐代的舉重考試要求負重行走,要「翹關五舉」、「負米五斛行三十步」。《新安志.卷第十》就記載了唐代大力士汪節的故事。

汪節天生有神力,一次,汪節跟眾人打賭,他能把橋邊一個千斤重的石獅子「投之丈餘」,將石獅子舉起來拋着玩。眾人都以為他耍嘴皮子,於是汪節便提起石獅子扔了數米遠。其後即使十個人也無法將石獅子搬起,於是眾人只好掏錢給汪節請他把石獅子歸位。汪節因而一「舉」成名,唐德宗聽聞這件事,便命其入神策軍任軍官。

史書記載能舉最重東西的大力士是烏獲。據戰國時期的《商君書.錯法》:「烏獲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秦時三十斤為一鈞,一鈞大概為現在的15斤,烏獲能舉千鈞,等如他能舉15000斤,所以他也能把孫悟空重13500斤的如意金鋼棒舉起。(網上圖片)

史書記載能舉最重東西的大力士是烏獲。據戰國時期的《商君書.錯法》:「烏獲舉千鈞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秦時三十斤為一鈞,一鈞大概為現在的15斤,烏獲能舉千鈞,等如他能舉15000斤,所以他也能把孫悟空重13500斤的如意金鋼棒舉起。(網上圖片)

隨着時代演變,唐宋以後,翹關和扛鼎因不便於舉重運動而被石質的舉重器具取替。《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便描繪了武松如何舉石:「武松把石墩略搖一搖……把那個石墩只一抱,輕輕地抱將起來。雙手把石墩只一撇,撲地打下地裡一尺來深。……武松再把右手去地裡一提,提將起來,望空只一擲,擲起去離地一丈來高。武松雙手只一接,接來輕輕地放在原舊安處。」從對武松舉石的描寫,反映宋代舉石的方法和舉重運動的普及。

石質的舉重器具可隨意製成各種形狀,成本很低,而且易於抓舉。(網上圖片)

石質的舉重器具可隨意製成各種形狀,成本很低,而且易於抓舉。(網上圖片)

然而,舉重運動唯一要注意的是,務必量力而為,萬萬不能逞強,以免樂極生悲。《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秦武王是一位舉重愛好者,平時喜歡跟人「鬥大力」。一次,他便和孟說進行舉「龍紋赤鼎」的比賽,結果因力量不足,鼎掉下來折斷脛骨,失血過多而死。

雖然秦武王的死是個意外,與孟說無關,但根據當時法律,不能諫止國君,令國君致死,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孟說最後被誅滅三族。(網上圖片)

雖然秦武王的死是個意外,與孟說無關,但根據當時法律,不能諫止國君,令國君致死,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孟說最後被誅滅三族。(網上圖片)

不得不驚嘆,中華民族除了包羅萬有的文化歷史外,令人眼前一亮的體育運動亦豐富多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諸葛亮「金蟬脫殼」 司馬懿中計後追悔莫及

2024年03月18日 20:00 最後更新:17:22

「金蟬脫殼」這個成語乃古代兵書《三十六計》的二十一計,當中有言:「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而背後的典故可追溯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去世,蜀軍急於撒軍回漢中時。

諸葛亮的北伐事業可以說是處處碰壁。哪怕他在五年間,一而再、再而三地攻打中原也未有一次成功,而多次連敗不僅讓漢軍心生氣餒,亦對諸葛亮本人的健康造成傷害。然而,諸葛亮仍不願意放棄。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諸葛亮硬是坐上了出征的車馬中。可是路途實在過於顛簸,以至於一路上諸葛亮吐血不止,一代名相終病死五丈原。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網上圖片)

不過料事如神的他似乎早預到自己事日無多,因此諸葛亮在臨終前把姜維叫到跟前。姜維掀起簾子,眼眸低垂,似乎強忍著傷感。諸葛亮無力地笑了笑,氣若遊絲地說道:「你⋯⋯過來吧⋯⋯」姜維那緊攥的拳頭泛起了數條青筋,只見他咬咬牙,強咽著淚水,一步步的往諸葛亮的位置走去。諸葛亮眼底露出欣慰的笑意,可是那抹笑意轉眼就被無盡的遺憾所取代。「我⋯⋯不可能見證漢軍的戰鬥的英姿了⋯⋯現在唯有迅速轉移主力軍隊才不會蒙受損失。接下來,你可要聽清楚怎麼辦⋯⋯」姜維深諳諸葛亮話中的弦外之音,可是他不忍心。當他正想搖頭拒絕時,諸葛亮一記眼神就把他的話堵在嗓子眼中,最後他只好低下頭,在牙齒中迸出一句:「臣遵命。」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終敵不過病魔逝世於五丈原。姜維聽從諸葛亮的吩咐,在他去世後封鎖了一切相關消息,並連忙帶著諸葛亮的靈柩開始祕密撒軍。當時蜀軍正與曹魏作戰,敵將首領司馬懿自然不會放過蜀軍任何風吹草動。在得知蜀軍正密謀退兵時,馬上就派軍追擊。

金蟬脫殼 (網上圖片)

金蟬脫殼 (網上圖片)

在這之前,姜維命工匠模仿諸葛亮的樣子雕了一個木頭人,而木頭人的手里也拿著諸葛亮生前最愛用的羽毛扇。遙遠一看,姜維無可避免地看出了神,仿佛諸葛亮仍活著,意氣風盛地穩坐於車。不過僅需一瞬間,姜維便斂下心緒,冷靜地指揮著漢軍。一路上,姜維又派部下楊儀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假裝向魏軍發動進攻。眼見蜀軍步伐整齊劃一,軍神諸葛亮又指揮若定地指點軍陣,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一向「詭計多端」,因此便懷疑這次退兵又是一個誘敵之計,故命令軍隊靜觀其變。姜維趁司馬懿猶豫的大好時機,立刻迅速轉移漢軍,並讓漢軍成功回到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經去世一事後,就算想再派兵追擊蜀軍也已經來不及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其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會留下皮殼而走;後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