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與上海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靜脈注射加光照觸發眼部釋藥」策略,成功將藥物結集於眼部視網膜母細胞瘤,為治療眼部腫瘤提供有效的非侵入性藥物遞送途徑。今次是團隊首次將光響應釋藥的納米藥物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研究團隊設計可被光分解的三枝狀小分子。港大圖片
研究團隊發現,靜脈注射光響應納米藥物後,用光照觸發眼內藥物釋放,可以使藥物在眼內結集並抑制腫瘤的生長。該策略主要基於疏水性藥物在視網膜血管中釋放後,能夠滲入腫瘤組織的特性,克服納米載體於藥物遞送過程中所遭遇的血液—視網膜屏障。
點擊看圖輯
港大醫學院藉光照觸發釋藥系統,取得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新突破。港大圖片
港大醫學院藉光照觸發釋藥系統,取得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新突破。港大圖片
研究團隊設計簡單且可被光分解的三枝狀小分子,該分子可以與疏水性藥物在水溶液中自發組裝形成納米顆粒,並能在綠光照射下分解及釋放藥物。在患有原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小鼠身上,透過靜脈注射納米顆粒並以綠光照射其眼部,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且未見毒副作用。
資料圖片
是項研究通過光照觸發釋藥系統,使透過靜脈注射的藥物能在視網膜母細胞瘤中結集,為該腫瘤的治療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這項新技術也有助進一步發展精準藥物遞送,以便日後用於治療其他眼部疾病。 有關研究成果已在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發表,並已申請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
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國際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的最新世界大學排名中,本港有5間大學位列全球百大。其中香港大學排名最高,位列第11位、中文大學排第32位、科技大學第44位、理工大學第54位、城市大學第63位。
本港共五間大學打入QS排名前百,其實港大和中文均創歷來排名新高。QS網站截圖
本港共五間大學打入QS排名前百,其實港大和中文均創歷來排名新高。QS網站截圖
港大由去年的第17位,升至今年的11位,位列亞洲第二。港大校長張翔形容創下歷史性的成就,港大會持續創新,積極助力國家發展策略成為教育強國,實踐宏偉使命。
香港大學
中大排名創歷年新高,校長盧煜明表示,今年的驕人成績充分彰顯中大堅實的學術成就及豐碩研究成果,以及中大在世界一流大學的領先地位,會積極加強與內地及全球院校的科研合作,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中文大學
科大表示,排名彰顯科大致力於學術卓越、開創性的研究及國際化教學。
科技大學
理大位列全球第54位,較去年上升了3位,創下歷年新高。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對於排名創下歷年新高深感鼓舞,指大學致力培育擁有家國情懷、具備全球視野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專業人才及社會領袖,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作出貢獻。
城大表示,早前推出專項計劃,為受局勢影響、來自世界頂尖學府的優秀博士生提供特別措施,已收到多名正於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國際生查詢入學詳情,正積極跟進。
浸大、嶺大亦打入名單,教育大學及都會大學首次上榜。
QS排名根據九個主要指標表現評分,包括學術聲譽、國際教員佔比、單位教員論文引用率、國際學生佔比等。美國麻省理工大學今年繼續蟬聯榜首,倫敦帝國學院排第二,美國史丹福大學位列第三,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全球排名第八、亞洲第一,北京大學今年排名不變在第14位,清華大學排名躍升3位到第17。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今年繼續蟬聯榜首,倫敦帝國學院排第二。QS網站截圖
QS表示,香港鞏固了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中的卓越地位,在今年的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超過一半院校躋身亞洲百強,香港的崛起是由日益增長的學術影響力、世界級研究能力以及國際化參與共同推動。
但QS指出,香港院校財政壓力正逐漸顯現,公共財政資源收緊,各大院校需動用儲備金,擴大非本地生名額等措施,目的在於提升收生人數,紓緩財政壓力。機構相信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將有助吸引全球人才,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學術及研究卓越首選地的聲譽。
「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位)
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2.英國倫敦帝國學院
3.美國史丹福大學
4.英國牛津大學
5.美國哈佛大學
6.英國劍橋大學
7.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8.新加坡國立大學
9.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10.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1.香港大學
1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13.美國芝加哥大學
14.北京大學
15.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16.美國康乃爾大學
17.清華大學
17.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19.澳洲墨爾本大學
20.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