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女太空人體力要求和男太空人一樣 美女王亞平舉重練出「老鼠仔」

博客文章

女太空人體力要求和男太空人一樣 美女王亞平舉重練出「老鼠仔」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女太空人體力要求和男太空人一樣 美女王亞平舉重練出「老鼠仔」

2021年10月17日 11:46 最後更新:11:55

10月16日0時23分,伴隨著大漠溫柔的月色,神舟13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衝破雲霄,駛向中國空間站。

地上的我們,不斷接收到來自茫茫宇宙中的好消息:6時56分,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對接成功;9時58分,航天員成功進入天和核心艙……這一次,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將在浩瀚宇宙中停留6個月,還將在太空中度過一次不一樣的新年。

更多相片
美女航天員王亞平。

10月16日0時23分,伴隨著大漠溫柔的月色,神舟13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衝破雲霄,駛向中國空間站。

神舟13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失重環境中王亞平(左)的辮子向天竪起。

神舟13號的「航天天團」由三個人組成,擔任指令長的是人們熟悉的「太空漫步者」翟志剛,有第二批航天員里最年輕、也是首次飛向太空的葉光富,當還有時隔8年再次升空的美女航天員王亞平,她也是最惹人注目的一個。

王亞平8年前升空時做過「太空教師」。

最激動人心的是,王亞平創下了新的紀錄——她成為了進駐中國空間站的首位女性,也將會是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

男女航天員的選拔標準沒有差別。央視圖片

王亞平8年前升空時做過「太空教師」被大眾熟知,這次再度問鼎蒼穹,她又多了很多「首個」標籤,中國首個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中國首次駐留時間最長的女航天員,還可能是中國首個出艙的女航天員。

水下訓練也十分艱辛。

雖說,和男航天員相比,女航天員在體力方面難免有差距。但王亞平認為,太空環境不會因為女性到來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是女性就降低門檻。在平時的訓練內容、訓練標準、要求上,她默默對自己提高了要求。

為追上男太空人的體力,王亞平在器械訓練中主動加練,增強上肢力量。央視圖片

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身著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裝40千帕的壓力,不斷調整身體姿態,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種動作,持續水下工作5、6小時,餓了只能忍著,癢了痛了也沒法撓。男航天員在水下堅持多久,王亞平同樣在水下堅持多久。但比起男航天員臂力、體型和臂展的先天優勢,對加壓後艙外服的操控力,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

王亞平見傳媒。

皇天不負有心人,王亞平終於將胳膊練出了肌肉塊,手臂上也出現了「老鼠仔」。有一次,王亞平訓練完去按摩,按摩師提醒她說:「王老師,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你的胳膊練粗了!」可王亞平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之外,她高興地說:「太好了!說明我練出了效果,肌肉力量增強了。」 都說愛美是女生的天性。可對於王亞平來說,美不是最重要的,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才最重要。她經常跟大家比一比誰的胳膊粗,誰的肌肉塊更強壯。

美女航天員王亞平。

美女航天員王亞平。

神舟13號的「航天天團」由三個人組成,擔任指令長的是人們熟悉的「太空漫步者」翟志剛,有第二批航天員里最年輕、也是首次飛向太空的葉光富,當還有時隔8年再次升空的美女航天員王亞平,她也是最惹人注目的一個。

神舟13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失重環境中王亞平(左)的辮子向天竪起。

神舟13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失重環境中王亞平(左)的辮子向天竪起。

最激動人心的是,王亞平創下了新的紀錄——她成為了進駐中國空間站的首位女性,也將會是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

王亞平8年前升空時做過「太空教師」。

王亞平8年前升空時做過「太空教師」。

王亞平8年前升空時做過「太空教師」被大眾熟知,這次再度問鼎蒼穹,她又多了很多「首個」標籤,中國首個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中國首次駐留時間最長的女航天員,還可能是中國首個出艙的女航天員。

每次見到王亞平,她都愈發消瘦。但王亞平笑稱,她不是瘦了,而是肌肉更緊致了,因為越臨近發射,訓練強度越大。就在萬家團圓的中秋假期,她也在訓練,沒能和家人團聚。

男女航天員的選拔標準沒有差別。央視圖片

男女航天員的選拔標準沒有差別。央視圖片

雖說,和男航天員相比,女航天員在體力方面難免有差距。但王亞平認為,太空環境不會因為女性到來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是女性就降低門檻。在平時的訓練內容、訓練標準、要求上,她默默對自己提高了要求。

在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里,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

在救生訓練中,不管在野獸出沒的叢林,還是風沙漫天的沙漠,或是大浪滔天的海洋,她從容面對惡劣環境的考驗;

在體能強化訓練中,3000米跑的考核中,她比滿分標準還提前了3分鐘;

在體質器械訓練中,她每次在規定課時以外加練1小時,經常練得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來;

水下訓練也十分艱辛。

水下訓練也十分艱辛。

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身著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裝40千帕的壓力,不斷調整身體姿態,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種動作,持續水下工作5、6小時,餓了只能忍著,癢了痛了也沒法撓。男航天員在水下堅持多久,王亞平同樣在水下堅持多久。但比起男航天員臂力、體型和臂展的先天優勢,對加壓後艙外服的操控力,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

「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每次水下訓練結束後,她都覺得很有成就感,稍作休息後,她又去跑步機上邊鍛鍊會兒,邊回顧整個訓練過程,總結經驗。

「在我的字典里就沒有‘放棄’二字」。

2003年,楊利偉實現中國人千年飛天之夢,世界矚目、舉國同慶,這也給當時還是女飛行員的王亞平播下了一顆「飛天」的種子。

電視機前的她腦海裡一個小火苗「騰」地被點亮了:「中國現在有了第一個男航天員,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如果可能,我要做那個向太空挑戰的人。」

王亞平1997年高中畢業,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長春飛行學院,8月入伍。王亞平是中國第7批女機師,空軍上校軍階,能飛4種機型。為武漢空軍運輸機機師,曾駕機參加過多次戰備演習、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雲減雨等重大任務。安全飛行1600小時,被評為空軍二級機師。2010年5月,正式成為中國第2批航天員。

當加入航天員隊伍之後,她才發現這些光鮮燦爛的時刻,只是驚鴻一瞥,在航天員的職業生涯中,只有準備飛行和飛行兩種狀態,更多的是面對數十年如一日地枯燥艱苦的訓練和一次次激烈嚴酷的挑選。

在王亞平的人生字典里,沒有「放棄」兩字。在追夢飛天的路上,她一次次挑戰自我,挑戰極限。

比如在太空中有抽血項目。以前,王亞平想都不敢想,後來也只拿蘿蔔練過。但沒想到,乘組第一次進行抽血訓練時,她自告奮勇第一個站出來嘗試,乾脆利落,動作非常標準。「成為航天員後,我發現自己做了很多以為自己做不到事,這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她說。

她還學會了理髮等生活技能,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飛天前亮相的髮型都是她幫忙修剪的。

超重耐力訓練,起初是王亞平突破不了的瓶頸,考核成績總是二級。這項訓練需要有較強的腹肌力量和背肌力量。體型偏瘦的她腹肌背肌不夠,為此,王亞平在增強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的訓練方法上想辦法。她除了正常體訓外,還每天給自己開小灶加訓練。

2011年年底,又到了大考核的時間。

「能不能扛住這重量?」教員關切地問到。「沒問題!」王亞平堅定地回答。

已經數不清她給自己加訓了多少次了,豆大的汗珠順著她清瘦的面龐滑下,她也咬牙堅持,從不去按下手邊那個紅色的「暫停」按鍵。在她心裡,這個按鍵根本不存在。這次,王亞平終於突破二級升為一級。

尤其在太空中,身著艙外服的航天員行動和操作主要靠上肢,對於可能要執行空間站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來說,如何提高上肢力量?一個字,「練」!

據王亞平的體質訓練教員谷志明說:「每次她都要針對出艙任務加練臂力,抓握鉛球、俯臥撐、舉槓鈴等等。體質訓練中,她總走得最晚。」

為追上男太空人的體力,王亞平在器械訓練中主動加練,增強上肢力量。央視圖片

為追上男太空人的體力,王亞平在器械訓練中主動加練,增強上肢力量。央視圖片

皇天不負有心人,王亞平終於將胳膊練出了肌肉塊,手臂上也出現了「老鼠仔」。有一次,王亞平訓練完去按摩,按摩師提醒她說:「王老師,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你的胳膊練粗了!」可王亞平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之外,她高興地說:「太好了!說明我練出了效果,肌肉力量增強了。」

都說愛美是女生的天性。可對於王亞平來說,美不是最重要的,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才最重要。她經常跟大家比一比誰的胳膊粗,誰的肌肉塊更強壯。

王亞平見傳媒。

王亞平見傳媒。

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堅持一輩子。「對我來說,航天員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項事業,而且是我熱愛的一項事業。」王亞平說。這份熱愛給予她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她不斷向前。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