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班農被捕 美國國會與特朗普的博弈開始

博客文章

班農被捕 美國國會與特朗普的博弈開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班農被捕 美國國會與特朗普的博弈開始

2021年10月21日 10:22 最後更新:10:26

國會山騷亂震動美國朝野,是美國的一次政治危機,騷亂之後的調查也是對美國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巨大考驗。

曾任特朗普高級戰略顧問的史蒂夫·班農,近日再次成為了美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報道,調查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暴亂事件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19日當天一致投票贊成,以刑事藐視法庭罪逮捕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高級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因為其違抗傳票拒絕出庭作證。

在1月初的騷亂中,一批支持時任總統特朗普、意圖推翻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示威者強行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導致當時正在認證選舉結果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被迫中斷。這一事件造成包括1名國會警察在內的5人死亡、約140名執法人員受傷。

負責調查的特別委員會認為,在國會山騷亂當天,特朗普和班農有過溝通,要求班農出庭作證。班農及其律師團隊認為,班農享有行政特權,無需出庭作證。值得關注的是,當委員會決定起訴班農的時候,特朗普的律師團隊也決定起訴國會以及國家檔案館,要求行使總統的行政特權,阻止國會眾議院的特別委員會從國家檔案館調閱特朗普在任時期的檔案資料。

紅星新聞採訪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孫興傑,他認為班農已再次處於美國政治的漩渦之中。國會山騷亂的陰影未散,而特朗普在2024年捲土重來的幽靈開始盤旋。班農和特朗普這一組合對美國現有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可謂進行了一輪輪極限施壓。

國會山騷亂震動美國朝野,是美國的一次政治危機,如同2020年大選曲折離奇的進程對美國選舉制度進行了高強度考驗一樣,騷亂之後的調查也是對美國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巨大考驗。

既然要調查國會山騷亂,那就需要充分瞭解當時的信息和資料,相關人員需接受問詢。班農被要求出席委員會的聽證會,但他的律師團隊認為,按照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法律團隊的要求和指示,班農無需出庭作證或者提供相關的文件與信息。

對於班農的做法,委員會也沒有什麼辦法,只有以一條刑事蔑視法庭罪來要求或者威懾班農。但問題在於,刑事蔑視法庭,很難界定,也不好用,需要有證據表明班農是故意藐視,但班農接受律師團隊的建議,他只是在遵循前總統的要求而已。截至目前,很少人因為這一條法律被定罪,即便班農被起訴,也會是曠日持久的法律博弈。若是拖延到2022年中期選舉以後,委員會是否被解散尚不可知。

委員會投票一致贊同對班農進行起訴,但國會也被特朗普起訴了。雙方博弈的焦點是什麼?

委員會到底有沒有權利查閱剛卸任總統的文件,其實涉及到國會和白宮之間的權力制衡的問題。如果可以對一位剛卸任的總統進行調查,那麼,意味著行政分支的權力受到侵蝕。特朗普的律師團隊要求委員會證明查閱文件的理由是為了立法,而委員會起訴班農似乎更多是為了維護委員會的權威,正如委員會主席湯普森所稱:「班農完全無視我們的傳票,這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不採取行動,委員會或許還會遇到與班農一樣拒不配合的人。可是班農背後是特朗普以及白宮的特權,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另外,白宮的文件是否可以被無限制地查閱?國家檔案館一同被特朗普起訴,原因就在於此。在尼克松時期,最高法院承認前總統可能有理由不願意讓公眾看到一些文件,特朗普時期的白宮文件怎麼使用則成了這次法律之戰的焦點。特朗普要求在其律師團隊進行審查之後,才能與國會分享相關的文件。因此,關於卸任總統的文件的使用問題,這是雙方互相起訴的要害之處。

對於國會與特朗普、班農的糾紛,拜登政府基本處於觀望狀態。原因很簡單,如果拜登支持國會對特朗普時期的文件進行更進一步的審查,那拜登能保證自己卸任之後,不會遭到類似的事?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回應說,拜登總統不會煽動國會山騷亂。可是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黑天鵝」呢?

特朗普對2020年大選的結果一直耿耿於懷,而這次班農被訴,可以看到特朗普和班農還是站在同一戰線,也不排除二人還會再次攜手。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特朗普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