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報導,美國港口目前出現的歷史罕見的嚴重擁堵,數十萬個集裝箱積壓在海上,一些商店甚至出現了商品短缺、貨架越來越空的現象。這從某一角度反應了美國所面臨十分嚴重的供應鏈問題。美國習慣了疫情之後,消費需求大增、勞工短缺等很多國內因素造成上述堵塞。但,與此同時,美國本土製造業產業空心化、產業鏈嚴重依賴中國也是造成目前這場供應鏈危機的根源之一。

美國阿肯色州參議員科頓上星期接受采訪時說:“問題的根源在於,30年來,我們將大量製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了中國。如今,為您的孩子買一件家具、衣服、鞋或玩具、或不是來自中國的聖誕裝飾品都不容易。”

之前特朗普的關稅戰,到目前為止遠遠沒有令中美兩國經濟脫鉤。堪薩斯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張嘉琨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員Samantha Vortherms上個月的一份研究報告說,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在2018年至2020年間上漲了六倍,但真正退出中國的美國公司則很少。在對500家在中國設有子公司的美國大型跨國公司進行了調查後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美國公司沒有退出中國。最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中國對美出口今年以來開始大幅攀升。據中國海關統計月報數據,除了1月份外,自2月份以來,中國對美出口月月遞增,從2月份的2300多億人民幣,逐月穩步增長到上個月的3700多億。

戰略諮詢公司阿特拉斯組織Atlas Organization的創始人Jonathan Ward說,美中貿易過去20年來的模式就是,美國在中國建一個供應鏈,然後大量進口,這種現象必須改變。他說:“這在二十一世紀對美國來說這樣的未來是無法持續下去的,我們必須重建美國的工業基礎。”

密歇根大學教授科塔(Sridhar Kota)和行業智庫MForesight的專家馬奧尼(Thomas C. Mahoney)在一份題為“這裡發明,那裡製造”的研究發現,美國的對外依賴不僅限於低成本的商品,它沿著價值鏈向上延伸,而中國是其中大部分的關鍵.  

這份研究報告說:“在多個行業中,美國已經失去了工業公共資源,即維持實體產品創新的集體研發、工程和製造能力。” 他們指出,中國搶占未來技術發展和全球高科技產業主導地位的戰略應是美國的“衛星的時刻”,美國應傾舉國之力重振製造業。

上面的一些專家或智庫建議美國必須要重振製造業,並指責中國搶走了美國的工作崗位。他們應該看看2019年8月26日 —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成立的製作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首部推出的是紀錄片《American Factory 美國工廠》,講述了中國商人曹德旺的汽車玻璃公司重新啟用了位在俄亥俄州的廢棄廠房建工廠丶請工人,但最後,走自動化之路~裁掉絕大部份工人的過程。這些都說明了在美國重振制造業是不可能的事! 由這可以看得到美國產業外遷或者搞自動化主要是為了維持公司的利潤,因此美國職業消失,不關中國的事。

梁叔明工程師 蘇智成測量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