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般火炮,是利用火藥的化學能,在炮膛內爆燃時,高熱的氣體將彈丸推出去,彈丸擊中目標,引信激發炮彈爆炸,飛散的彈片形成殺傷力。如果是穿甲彈,就穿過目標(坦克,軍艦,防御工事),對敵形成殺傷力。

   二戰時的艦炮,以日本"大和"及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巨型,口徑分別是460、406毫米,重約一噸的炮彈,可打四十千米遠。德國在克里米亞攻打蘇聯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時用的超級大炮,口徑達70釐米,極之笨重,炮身炮座連可轉動鋼輪重約千噸,要近百官兵操作,一小時只能打一兩發炮彈。

   今天,陸軍重型火炮普遍為155毫米,用更強固的炮身,更高的膛壓及新式彈藥,射程超過二戰時期的巨炮。目前海軍艦炮最大口徑為130毫米(中、俄)及127毫米(美歐日)。至於坦克炮,則是125毫米(中、俄)及120毫米(美歐日)。用傳統化學能的火炮,威力(射程,穿甲能力)已近極限。再加長身管及增加膛壓,如此不免大大增加火炮的重量,影響了適裝性及快速部署能力。用底排彈及火箭增程技術,可以加大射程,但又會影響命中精度。所以,大口徑炮彈內都有制導裝置,使火炮在40千米以上的距離亦能命中目標。印度向美國買的M777炮,制導炮彈單價達10萬美元。

   以坦克炮為例,目前做到的技術,是炮口初速約1700米/秒,炮口彈丸動 能17焦耳,在二千米距離,可擊穿600至80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

   更具威力的是電磁炮,用強大電流產生強磁力以加速彈丸。美國多年前開始研究,但在數年前中止。中國起步雖遲,卻已經後來居上了。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