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全國政協委員 王明凡

在中央的大力支援和香港社會各界的團結一心下,本港第五波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已得到遏制,新增個案數有明顯回落,醫療量能得到提升,市民的不安和恐慌情緒也正逐漸平復。但此時,「與病毒共存」的聲音卻死灰復燃。持此論者多認為香港能力有限,「動態清零」並不現實,應盡早適應「與病毒共存」的生活。且新冠病毒已經「弱化」,多數西方國家已大幅放寬甚至取消了防疫措施,香港應該跟隨,否則經濟會繼續受到打擊,香港將會被「邊緣化」云云。

事實上,香港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以「動態清零」為目標,從未偏離或動搖。第五波疫情急速惡化後,在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等內地專家的建議下,香港將「減少感染、減少重症、減少死亡」定為階段性目標,以「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為手段,取得了積極成效。與此同時,中央援建和香港改建的「方艙醫院」仍在加緊建設,從未停歇,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亦不斷增加,顯示特區政府一直在提升應對疫情的能力,做到「床等人、針等人」。由此可見,香港的「動態清零」路線圖是十分清晰和行之有效的。

堅持「動態清零」,最根本的原因是對市民生命的重視。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死亡人數累計突破六千。雖說疫情正逐步受控,但如果此時半途而廢,放任病毒傳播,社會面的傳播就會持續性連接起來,形成「規模性反彈」,香港將會付出更慘痛的人命代價。就經濟層面而言,放棄「動態清零」對香港的影響更大。正如陳茂波所言,外商到本港經商,除了看中香港市場,內地市場亦是重要因素。如果香港實現動態清零,進而和內地通關,將可大大提升香港對外商的吸引力。香港如在此時選擇「躺平」,任由疫情持續,與內地通關必然會變得遙遙無期,對香港經濟民生帶來毀滅性打擊。

新冠病毒不是「大號流感」,面對疫情,香港不能投降、不能鬆懈,必須沿著「動態清零」的路線圖,並做好現階段「三減三重一優先」的工作,才能取得抗疫戰爭的最終勝利,市民生活才有望恢復常態,內地與香港才有望通關!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