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臨淵羡魚」 不如調整政策和付諸行動
這個成語典故有多個出處,其中之一來自《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今臨政而願治七十餘歲矣,不如退而更化。」
西漢前期,儒學並不被朝廷所重視。漢武帝為了統一思想,決定尊崇儒術,把道、名、法、墨、陰陽五行各家統一融於儒家中。為此,漢武帝採用策問(考試)的方法錄用人才。在對策中,董仲舒對儒學講得頭頭是道,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董仲舒說:「出台一項法例,就會有奸佞之徒鑽空子;頒布一條法令,也會有狡詐之徒拒不服從。其結果,頒布各項法例、命令倒成了壞事,如同往沸騰的水裡再加開水,抱起柴禾去救熊熊之火,法律和政令越來越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 閱讀更多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白虹貫日」暗藏預示 荊軻刺秦王不復還
成語最早出自西漢司馬遷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 ...
「裹足不前」豈能成就大業 李斯勸秦王廣納人才
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戰國李斯之《諫逐客書》:「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