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面對大清不如的帝國,我們選擇諒解

博客文章

面對大清不如的帝國,我們選擇諒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面對大清不如的帝國,我們選擇諒解

2022年09月13日 15:46 最後更新:15:58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受政府壓力,將關閉由中國航空航太和國防公司贊助的兩個主要研究中心。中英兩國原本是友好合作的。三年前華為CEO任正非信心滿滿向傳媒表示︰「我們會繼續在英國的投資。我們仍然信任英國。我們也希望英國能更信任我們。因為如果美國不信任我們,我們將以更大的規模把在美國的投資轉移到英國。」

美國阻止英國與華為合作建設5G通訊網絡。AP圖片

美國阻止英國與華為合作建設5G通訊網絡。AP圖片

今天,英國此路不通了。今年7月,英國MI5處長麥卡勒姆(Ken McCallum)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雷伊(Christopher Wray)一齊發言警告中國間諜活動對英國大學的威脅,提示相關機構要慎防「中國威脅」。英國政府說到做到,外媒報導,帝國理工學院由於向「政府出口管制聯合機構」(ECJU)提出與中方合作許可申請被拒絕,學院兩個相關中心年底前關閉。ECJU負責監督與國際合作夥伴共用敏感研究。

英國以資訊安全為理,對中國企業設下諸多審查和限制,任正非接受BBC採訪時強調,華為決不會充當中國政府的間諜,中國政府沒有要求華為這麼做,華為也不會這麼做,對於華為這樣一個超級大公司,不值得冒這樣的風險。一向低調的任正非,以個信譽作出擔保:「我們永遠不會接受任何人要求華為設『後門』的指令,如果我們有任何這樣的行為,我本人會關閉公司。」

英國顯然沒有理會任正非寫的「包單」,2020 年決定將華為從 5G 基建設備供應商名單移除,一併移除已安裝的設備,即時研究執行問題。當時,中國駐英大使馬曉明知道英方決定之後,向BBC記者表示︰「今天英國對中國說︰『我們不需要你的5G技術』,我真不知道(英國)接下來的150年將會發生什麼?」大使引用一個故事勸說英國。

1793年,英國派出以馬戛爾尼為首的使節團前往中國,帶同600箱各種科技產品晉見乾隆王,一方面以示英國之先進文明,再者為了打開雙邊貿易,不過,大清皇帝不為英國先進的貢品所打動,拒絕對方所有要求之餘,還在給英國國王的信中提到︰「天朝統馭萬國,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外國史學家經常把英國與清朝爆發戰爭,歸咎於大清封閉鎖國,英國今天是否準備歷史重演,傚法清朝,啟動150年衰落的開端?

也許,英國原來不是這樣的。據悉,英國最初傾向讓華為建設5G,事關華為性價比很高,而且技術先進,不過,有英國記者克爾巴伊(Richard Kerbaj)爆料,白宮派員向英國政府施壓,美國人在沒有任何證據出示之下,力指中國企業邪惡,阻止英國與之合作,於是英國被迫改變了立場。

假如以上是真的話,我們要對英國咄咄逼人的態度加以適當的諒解,因為今天的英國哪來是一個大清帝國?基本上只是美國「殖民地」而已,我們說乾隆王故事給英國人聽,這不叫「對牛彈琴」,而是找錯門僮當主人,英國那敢打開門給中國科技過來合作交流呢?

帝國理工學院之後,英國還會對中國進行更多、更嚴厲的技術禁制,不過,人家有人家的難處,人家還不夠慘嗎?算了吧,大家無謂動氣。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德關係的辯證法

2024年04月16日 18:45 最後更新:18:54

習近平上午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提到中德關係對世界的意義︰面對強橫的單邊主義,第二、第三大經濟體需要更好合作以惠及全球。

習近平與朔爾茨散步。新華社圖片

習近平與朔爾茨散步。新華社圖片

早前在上海同濟大學,朔爾茨發表演說——歐洲市場應該對中國汽車開放,但前提是中國與歐洲「公平競爭」——引起內地輿論的爭議。朔爾茨主張歐洲市場對中國汽車應開放且公平,這就是「不傾銷,不生產過剩,不侵權」。侵權,不知從何說起,再者,「生產過剩」之說,是否反映德國太受美國影響呢?。

德國的憂慮也不是空穴來風。今年2月比亞迪第一艘自有汽車運輸船「探索者1號」首航停靠德國不來梅港,德媒《世界報》稱︰「從技術上講,比亞迪電動車至少與大多數德國車型號相當,但就價格而言,它們要便宜得多。這是向德國核心產業發起進攻的先兆。 僅比亞迪一家就計畫在未來幾年內再投入7艘汽車運輸船,將車輛從亞洲運送到歐洲。」

習近平今次與朔爾茨會面言明︰「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係穩定的保障、開創未來的機遇。」德國應該深明大義,事關「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巨大貢獻」。

有些德國專家看中國帶有偏見,源於中德制度與文化不同。《德國之聲》訪問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特克(Jörg Wuttke)歸納中國產能超出市場需求,原因是「計劃經濟」,中國國有企業的功能尤其出眾。「這些(國有)企業通常受益於地方扶持計畫,因此除了比亞迪這樣的成功公司外,還有大量小型汽車製造商被認為是所在地區未來的冠軍。在環保技術方面,最近也出現了產能過快增長的情況。」德國專家認為「計劃經濟」不是好東西,割價出口令中國經濟停滯不前,再者,「更多產品若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進入全球市場,貿易緊張局勢必加劇。」一句話︰中國似乎在損人不利己。

計劃經濟=做爛市=「中國經濟衰退」,邏輯很難令人信服。2024年1至2月,中國的汽車產量達到了32%,是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也將會是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沒有之一。

我們不擔心也不關心比亞迪、小米等汽車製造商賣一部車賺幾多或者蝕幾多,作為世界汽車大國衍生無比龐大的產業鏈,將會造就大量新增的中高收入階層。德國、日本、美國過去都是從汽車大國走過來的發達國家。

習近平向舒爾茨強調︰「當前形勢下,為防止衝突螺旋式升級甚至走向失控,各方應共同致力於早日恢復和平。」螺旋上升是黑格爾學說「辯證法」的用詞——事物之間出現了矛盾,矛盾雙方經過反復鬥爭,形成一個周期復一個周期的重覆——中德關係不必經過辯證法的無窮鬥爭打造出來,世界經濟發展更不必要經過這樣的階段。

最後,用黑格爾的名句寄予德國朋友︰「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善的衝突」。中國一向與人為善,德國也應如是;如是者,兩善求同存異,合作互利共贏是最好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