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寫於2022年11月26日

   朝鮮戰爭造就了"米格"的輝煌,因為二戰蘇聯最出色的戰鬥機是"雅克″及"拉格"。二戰後美蘇繳獲了納粹德國的航空技術,掌握了後掠翼,及噴氣式發動機技術。美空軍在朝戰中投入F80,F84及F86,蘇聯則以米格15提供志願軍参戰。米格15有37度後掠翼,重量5.5噸,發動機推力2.7噸,極速1080公里/時,海面爬升率約60米/秒。和F86相比,各有優勢,但差距不大。

   米格15有37炮一門,23炮2門。F86則有6挺12.7機槍。由於37炮及23炮的彈丸初速不同,彈迹亦不同,分佈較大,距離600米外便不大準確,故志願軍喜歡抵近攻擊(二百米"拚剌刀)。

    雖然同屬"第一代",但米格19有很大改善,機翼後掠角加大至55度,用上並排的两台帶加力燃燒室的軸流式發動機,總推力達6.5噸。比之米格15,機重只增約1噸,發動機推力却增加3.8噸。所以,極速增加40%,海平面爬升率達180米/秒,增加1.7倍!機動性也大大改善,和第二代的米格21相比,除最大速度不如,爬升率及機動性都勝不止一籌。

   米格19/殲6有三門新研發的30口徑機炮,火力密度大,因而後來有迎頭斜射擊落F104的戰例。

   殲6的最大不足是機載電子設備落後,進氣口佔了機首位置,無機載雷達。但在防空作戰中有地面強大的雷達,源源供給敵機的方位,高度及速度等資料,憑着優越的爬升率及機動性,可在有利位置接敵,進行近戰。

   在空對空導彈技術尚未成熟的五、六十年代,殲6的戰術可算成功。不過,文革時中國空軍"殲6打遍天下,殲6萬歲"的口號,却有些過了,不過是裝備落後,無力更新換代的自我安慰而已!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