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齊湣王為了數枚金幣 「貪小失大」終失藏金處

史空穿梭

齊湣王為了數枚金幣 「貪小失大」終失藏金處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齊湣王為了數枚金幣 「貪小失大」終失藏金處

2025年03月07日 20:00

「貪小失大」這個成語的相關典故最早是出自於戰國時期呂不韋所寫的《呂氏春秋》中,在《權勳》中有提及:「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在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後,齊國趁機伐燕,其將軍匡章在50天內踏破燕國都城。不但燕王噲被殺害,齊軍還肆無忌憚地在燕國燒殺淫掠。因此,繼任君主燕昭王在即位後,一心想要報仇雪恥。為了振興國家,燕昭王築建了黃金台,以招天下賢才。就在各國士人爭先趨燕時,曾經的敵人齊國卻是越來越不景氣。見齊國士氣低下,燕昭王便委任樂毅為大將,並聯合秦、韓、魏、趙國,一同進攻齊國。

燕王噲年老不問政事,國事皆由子之決定。(網上圖片)

燕王噲年老不問政事,國事皆由子之決定。(網上圖片)

齊湣王聞訊後馬上急忙調兵遣將,然而當先鋒官觸子在濟水感受到聯軍的高漲氣勢後,便打算只守不攻。唯有避其鋒芒,才能挫其銳氣。加上,聯軍人多勢眾,必定各懷鬼胎。待日子久了,糧餉不足時,自然不破自破。因此,哪怕天天聯軍將士前來挑釁,觸子就是按兵不動。

正當燕國將軍樂毅也為戰事膠着而無計可施時,糊塗的齊湣王卻幫了聯軍一個大忙。他見觸子堅守壁壘,不作進攻實在有損齊國的威風,所以命他立即出兵,而被迫迎敵的結果當然是被聯軍打得落花落水。 

趙人樂毅本在魏國做官,但因不被信任而離魏奔燕。在跟燕王縱論兵法後,便深得燕王賞識,更被拜為亞卿。樂毅忠肝義膽,可以說是至死都盡職盡責,為燕國竭盡所能。(網上圖片)

趙人樂毅本在魏國做官,但因不被信任而離魏奔燕。在跟燕王縱論兵法後,便深得燕王賞識,更被拜為亞卿。樂毅忠肝義膽,可以說是至死都盡職盡責,為燕國竭盡所能。(網上圖片)

觸子不知所終後,另一名齊將達子便率領着殘軍且戰且退。在被樂毅伏陣截殺後,齊軍終於無路可走,只好在一個叫做秦周的地方才停下來,並準備死守臨淄城。身心俱疲的齊軍不由得怨恨着齊王,而達子見將士因敗得冤枉而士氣不振,便打算犒賞士卒。只是軍餉有限,迫於無奈達子只能寫信給齊湣王,希望他能從國庫中拿些金幣來犒賞三軍。

齊湣王本來對達子的敗退感到十分惱火,一聽他還想拿庫房裡的金幣來享樂,更是恕火中燒。他拍案大罵道:「仗沒有打好,還妄想要我的賞賜!要是下次戰事仍未見勝果,你就提頭來見我!」達子一聽,不禁仰天長嘆,心想:昏君不知審時度勢,必然沒有好下場,齊國命數已盡!

臨淄古城意想圖。(網上圖片)

臨淄古城意想圖。(網上圖片)

最後,達子戰死沙場,而五國聯軍也乘機長驅直人,殺進臨淄。不但齊國宗廟裡的重器被搶走,就連齊湣王藏金處也被洗劫一空。眼見及此,齊湣王終於為自己當初不捨得少許金幣,導致金銀財寶盡失一事而後悔不己。

後人由此提煉出「貪小失大」這個成語,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房玄齡所寫的《晉書》,在《左思傳》中有提及:「及賦成,時人未之重。……司空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余,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作為西晉時期最傑出的文學家,左思在小時候卻是一點也不出彩。明明是出身在儒學世家,卻其貌不揚、不善言辭,一點也不像世人眼中的世家公子。就連父親看到他,也忍不住嘆氣道:「你啊!根本比不上我小時候啊!」左思本來就對自己學棋書畫樣樣不精而感到自卑,聽過父親的話後更是羞愧得低下了頭。從此以後,左思便把自己關在房中專心學習。因此,左思長大後便有了「不好交遊但辭章壯麗」的評價。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左思文才非凡,在他寫下辭藻華麗的《齊都賦》後,他便琢磨着要再寫一篇《三都賦》。恰巧當時左思一家打算搬到都城洛陽去,所以左思便決定去拜訪當時的著作郎張載,向他請教一番。在跟張載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討後,左思就在大街小巷中東奔西走地,只為盡可能收集更多寫作的靈感。在創作《三都賦》的期間,左思家中的走廊、庭院放滿了資料,就連廁所都放著筆和紙,就怕自己不能隨時把思緒記錄下來。就這樣過了十年,左思終於寫成了《三都賦》。

西晉文學家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兩人皆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網上圖片)

西晉文學家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兩人皆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網上圖片)

文章寫好後,左思馬上就把文章送給文學家張華那。張華越讀越喜歡,甚至把文章分享給學者皇甫謐。皇甫謐讀後也大為讚賞,更是親自為文章作序。很快,《三都賦》便傳遍了整個洛陽,而讀過的人無一不被它的魅力所折服。有些人為了收藏這篇絕世佳作,便爭相傳閱抄寫。一時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在短短數天內翻了好幾倍。

眼見左思的《三都賦》風行一時,同樣享有盛名的文學家陸機心中可謂酸得冒泡。畢竟他也曾萌生過撰寫《三都賦》的想法,只是沒想到會被左思捷足先登。可是當他細閱過左思的文章後,也不禁甘拜下風。也是這樣,左思憑借《三都賦》一夜成名,再也沒人看不起這位曾經「貌寢(醜)口訥(吃)」的名門公子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洛陽紙貴」這個成語,比喻某些著作廣泛流傳,盛行一時的意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