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俄台前幕後 哪些細節值得留意?
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俄羅斯,這是他在中共二十大和兩會之後,在中國完成重大政治議程之後,第一次出國訪問。內地知名時政類微信公眾號「牛彈琴」今天發文,梳理了習近平訪俄10個很不同尋常的細節。

文章稱,外交無小事,細節很重要。新華社圖片
細節一,高規格禮遇。俄總理米舒斯京在會見時說,他率俄政府幾乎所有重要內閣成員都參加了會見。看新聞報道,會場除米舒斯京外,還有七位俄副總理參加。第一天與普京會見後,已是深夜,普京送出門外,目送習近平上車,然後揮手告別。習近平也對普京感嘆,此訪期間,車隊途經之處,很多俄羅斯民眾自發揮手致意,讓他深切感到中俄關係具有深厚民意基礎。
細節二,烏克蘭和談。在中俄聯合聲明中,雙方強調,負責任的對話是穩步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俄羅斯重申致力於盡快重啟和談,中方對此表示讚賞。普京更當面告訴習近平,俄方認真研究了中方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文件,對和談持開放態度,歡迎中方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此外,烏克蘭方面對中方文件也有積極評價。習近平有句話更是語重心長: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為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
細節三,普京的羨慕。新華社報道引述普京的話說,過去十年來,中國各方面發展都取得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這歸功於習近平的卓越領導,也證明了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優越。俄方報道更援引普京稱,中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全世界都由衷產生興趣,「我們甚至有點羨慕你們」。
細節四,不針對第三國。文章稱,一些西方國家肯定會抹黑中俄是在結盟,因此中俄聯合聲明很有針對性,第一部分就明確說,中俄關係不是類似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該種國家關係模式,具有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性質。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細節五,中俄合作。兩位元首的記者會表態及中俄多個聯合聲明中,最主要的關鍵詞就是合作。當中包括要打造更加緊密的能源合作伙伴關係,要在航空、交通、金融、人文等領域加強合作,要在聯合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下加強溝通協調,要發展中俄「東北-遠東」地區互利合作,要為投資者及其投資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等。
細節六,共同反對。在有關戰略協作的聯合聲明中,單單「反對」就提到了至少30次。比如,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陣營對抗,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小圈子,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為,反對「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反對單邊制裁和極限施壓,反對國際人文合作政治化,反對以國籍、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信仰、民族或社會出身為由歧視文化、教育、科學、體育界人士……
細節七,聯合聲明七次公開點名美國。比如,雙方指出,美國抱守冷戰思維,推行「印太戰略」,對本地區和平穩定造成消極影響。雙方敦促美國作為唯一未完成化武銷毀的締約國加快庫存化武銷毀。另外,中俄敦促美國停止為維持自身單方面軍事優勢而破壞國際和地區安全和全球戰略穩定。
細節八,明確反對核戰爭。在聯合聲明中,中俄強調《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的重要意義,重申「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雙方呼籲聯合聲明所有簽署國遵循該聲明理念,切實降低核戰爭風險,避免核武器國家間爆發任何武裝衝突。此外,要求所有核武器國家,都不應在境外部署核武器,並應撤出在境外部署的核武器。
細節九,對AUKUS強烈敦促。聯合聲明中就說,中俄雙方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建立「三邊安全伙伴關係」(AUKUS)及相關核動力潛艇合作計劃對區域戰略穩定產生的後果和風險表示嚴重關切。雙方強烈敦促AUKUS成員國嚴格履行不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義務,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細節十,要求調查「北溪」管線爆炸。很有意思的是,雙方前面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譴責打著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旗號以及利用恐怖和極端組織干涉別國內政、實現地緣政治目的的行徑。然後話鋒一轉強調,應對「北溪」管線爆炸事件進行客觀、公正、專業的調查。

文章說,從斡旋沙特和伊朗實現歷史性和解,到最高領導人訪問俄羅斯,最近的中國外交,確實很不一般。新華社圖片
文章最後稱,10個細節顯示這確實是一次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若干年後回看,或許我們更能明白這次歷史性訪問的重大意義。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