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戰時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於是有了《東方紅》

歷史長河

抗戰時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於是有了《東方紅》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抗戰時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於是有了《東方紅》

2025年04月21日 10:00

中國著名紅色歌曲《東方紅》勾起老一輩人的回憶,「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歌詞更是深入民心,但對於《東方紅》的歷史又有幾人記得呢?

《東方紅》原是抗日戰爭時期,由陝北民眾根據陝北民歌《白馬調》創編的歌謠。其創作靈感來自1942年某日清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眼前景象使李有源記得曾在筆記本上看到的「東方紅」三個字,於是便有後世的《東方紅》一曲了。

更多相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 (網上圖片) 

雖然《東方紅》距撰文時的2023年已有81年的歷史了,但其影響力至今仍然存在。它是中國國家重大事務活動的前奏,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它的樂曲聲中走進會場、主席台;它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伴奏,中國和世界人民在它的樂曲聲中知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在當年中國大地上,以「東方紅」命名的地名、企業、商標不計其數,例如東方紅幼稚園、東方紅鎮、東方紅拖拉機廠、東方紅自行車等等。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東方紅」命名 (網上圖片)

沒有哪一首歌謠能夠擁有《東方紅》的影響力,不僅使中國十幾億人對它爛熟於心,就連一些外國人士對它也耳熟能詳。1953年10月,日本西宮市「虹之會合唱團」的黑澤正之方等十九人給《東方紅》的歌詞作者李有源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附有一張他們演唱《東方紅》時的照片,信中寫道:「在遙遠的日本,能將你的優秀歌曲作為我們勤勞大眾的歌曲來歌唱,這真是我們欣喜非常的事。『東方紅,太陽升』,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歌曲,我們想,這也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歌曲……」。2008年11 月21日胡錦濤在古巴哈瓦那大學塔拉拉分校看望中國留學生,發表完熱情洋溢的講話之後,古巴領導人卡斯楚上台用中文高歌了一曲《東方紅》。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民革時期的《東方紅》合唱(網上圖片)

1942年初冬的一個清晨,《東方紅》歌詞創作者李有源正擔著一副桶進城。在他快到縣城時,忽然看見東方一片通紅,一輪紅日從雲層中磅礴而出,冉冉升起,那輪紅日,照亮了佳縣古城,照亮了陝北高原。他突然聯想到前些天,在縣務委員會事務秘書的筆記本上看到的「東方紅」三個字,他心想,此時此刻的壯麗景色不就是「東方紅」嗎?他心裡豁然開朗:毛主席不正是驅散黑暗,給人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的紅太陽嗎?把毛主席比作太陽再好不過了。於是,兩句秧歌詞脫口而出: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東方紅海報(網上圖片)

他想,佳縣解放,窮人翻身,有吃有穿,全憑了毛主席,要不是毛主席領導,那會有我李有源的今天,那會有廣大貧苦人民的今天?他懷著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無比熱愛、感激的心情從心底又湧出一句詞:他為人民謀生存。

他邊走邊想著第四句詞,不知不覺中走到了縣委門口,忽見牆上貼著一條醒目的標語,「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救星」,這不正是他心裡要說的話嗎?於是就有了第四句:他是人民大救星。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在今天,東方紅已經已成一種文化,企業紛紛推出《東方紅》品牌產品。(網上圖片)

這天夜裡,李有源心滿意足的把白天想好的四句秧歌詞寫在麻紙上。可唱了幾遍後,他又想:秧歌曲一般只在春節鬧秧歌時才唱。如果配上民歌曲調,不就隨時隨地都可以唱嗎?於是他為這段詞配上了當地流行的陝北革命情歌《騎白馬》的曲調,又根據陝北民歌將歌詞中的一句詞或幾個字作為歌名的習慣,把這首歌取名為《東方紅》。

於是經典歌謠《東方紅》就這樣在陝北張家莊村的土窯洞裡誕生了!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一絲不茍」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清朝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在第四回中有提及:「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

家牛在世界的各種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中都被重視,而牛肉更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網上圖片)

家牛在世界的各種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中都被重視,而牛肉更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網上圖片)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殺牛,就算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鄉紳張靜齋與舉人范進相約去拜訪高要縣知縣湯奉,湯知縣自然要置酒招待他們。可是,席間有位老者給湯知縣送來了五十斤牛肉。湯知縣雖然不知道這位老者從哪裡得到如此龐大數量的牛肉,但一向貪贓受賄的他也不太在乎,只想盡快收下這份厚禮。然而,當他正想清清嗓子,開口道謝時,突然想起皇帝的禁令。一時間,準備好的話都就堵在了喉嚨中,讓他有點無所適從。

這裡的劉老先生指的是劉基。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不但輔助朱元璋完成帝業,更是為明朝開創了太平世代,因此後人將他比作為諸葛武侯。(網上圖片)

這裡的劉老先生指的是劉基。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不但輔助朱元璋完成帝業,更是為明朝開創了太平世代,因此後人將他比作為諸葛武侯。(網上圖片)

只見愀然作色的他轉向一旁的張靜齋,並問道:「剛才有幾個信奉回教的人為了開禁,送來五十斤牛肉,請求我寬宏了事。你看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張靜齋聽後搖頭道:「這可萬萬使不得。你我都是為官之人,心中應當只有皇上,怎麼可以為回教的人說話呢?你可記得洪武年間的劉老先生?」見湯奉默不作聲,張靜齋便繼續說道:「洪武皇帝私訪到他家時,正巧江南張王張士誠送來一個菜壇子。沒想到,這菜壇子內有乾坤,藏著的可不是腌菜,而是金子!皇上一見大為惱火,第二天就把劉老先生貶為青田縣知縣,後來甚至用毒藥把他毒死了。」

菜壇子。(網上圖片)

菜壇子。(網上圖片)

湯奉見張靜齋說得頭頭是道,只好連忙請教他該如何是好。張靜齋思忖了一下,說道:「世叔,您可在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老者抓起來後,然後打他幾十板!不過這樣還不行,最好給他帶上一面大枷,把送來的牛肉堆在大枷上。你還可以在旁邊貼一張告示,說他大膽妄為,知法犯法。要是您想讓他遊街示眾,也未償不可。皇上知道您辦事這樣一絲不茍,那麽你升官發財就指日可待了!」湯奉聽了,連連點頭同意。第二天就接照張靜齋所說的辦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一絲不茍」這個成語,意思是指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