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史上號稱10萬個老婆的皇帝 前無古人焉知後無來者

歷史長河

史上號稱10萬個老婆的皇帝 前無古人焉知後無來者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史上號稱10萬個老婆的皇帝 前無古人焉知後無來者

2025年05月26日 10:00

中國帝王可以有多少個老婆,歷來爭議不斷。有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老婆應該不設上限的。但事實上受禮法所限,中國帝王名下的老婆人數還是有限額的,至少明的不敢亂來,暗的則無從稽考。不過中國禮法是否也適用於外族的皇帝呢?這個問題出現在五胡亂華時的後趙國君石虎身上,可說是前無古人,甚至很大機會後無來者。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他的後宮女人和宮女加起來只有一萬多人,西晉的司馬炎,他的後宮也只有一萬多人,但這幾乎是禮儀之邦、漢人皇帝的極限了,歷史上老婆最多的是,是後趙第二任皇帝--羯人石虎。

更多相片
五胡亂華前北方各外族分佈圖 (網上圖片)

五胡亂華前北方各外族分佈圖 (網上圖片)

石虎在漫畫中的形象 (網上圖片)

石虎在漫畫中的形象 (網上圖片)

在戰亂的年代,平民百姓朝夕不保。(網上圖片)

在戰亂的年代,平民百姓朝夕不保。(網上圖片)

為了達成10萬老婆的目標,石虎在國內盡情搜括美女。(網上圖片)

為了達成10萬老婆的目標,石虎在國內盡情搜括美女。(網上圖片)

在永嘉之亂中,西晉首都洛陽淪陷了。(網上圖片)

在永嘉之亂中,西晉首都洛陽淪陷了。(網上圖片)

五胡亂華前北方各外族分佈圖 (網上圖片)

五胡亂華前北方各外族分佈圖 (網上圖片)

石虎是後趙開國開國君主石勒的侄子。胡人出身的石勒早年曾為奴隸,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奴隸皇帝,雖說喜歡中國歷史,視漢高祖劉邦為偶像,但未能改變他卑微的出身,所以行事也有別於傳統漢人貴族出身的皇帝。侄子石虎受其影響,行事不受傳統中國禮法限制,成為中國歷史上有限的暴君之一。

石勒本來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但是石虎直接篡位,將石勒的兒子殺光了,坐上了皇位。後趙的石虎是北方的暴君之一,他的慘無人道罄竹難書。他一輩子主要忙幾件事:擴建豪宅、挑選美女、南征北戰。每一次瘋狂舉動的結果是:成千上萬的人家破人亡。在他眼裡,老百姓就是一個個牲口,或者是出苦力、或者是被宰殺。

石虎在漫畫中的形象 (網上圖片)

石虎在漫畫中的形象 (網上圖片)

石虎有兩大惡習:一是,殺人。石虎在跟隨石勒打江山的時候,嗜殺成性,基本上打下一座漢人的城池就會屠城,殺得雞犬不留。第二個就是女人了,石虎即位的第二年(335年),把都城從襄國(今河北邢臺)遷到了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從全國挑選13歲到20歲的美女。

宮中本來就有美女上萬人,但他覺得不夠壯觀,下令再從全國挑選13歲以上、20歲以下的美女3萬人,然後全部征到鄴城。聽到這個命令,各地官員立即為了前程開始忙碌,只要發現稍微漂亮點的女子,馬上送到皇宮。一時間舉國上下,雞飛狗跳,「百姓妻有美色,豪勢因而脅之,率多自殺」。

在戰亂的年代,平民百姓朝夕不保。(網上圖片)

在戰亂的年代,平民百姓朝夕不保。(網上圖片)

就這樣,除了死了的,再把這些女人按姿色、才藝分成不同的等級,本來有18級,他增加到24級,絕大多數留在皇宮,少數分配到太子宮、諸王宮中。

無數美女不堪淩辱,全國自殺的比比皆是,因為娶到美貌妻子被殺死的丈夫又有幾千人。北方大量老百姓南逃,因此受到連累被殺的郡守又有50多人。過幾年石虎又全國選美,據傳最多時宮中有美女10萬人,如果一天見一個,也要花300年時間。大批的母女一起被抓了進來,高官家的小姐也不能倖免。

為了達成10萬老婆的目標,石虎在國內盡情搜括美女。(網上圖片)

為了達成10萬老婆的目標,石虎在國內盡情搜括美女。(網上圖片)

石虎建了一個美女儀仗隊,有1000多人,都是英姿颯爽的女騎兵。她們頭戴紫色絲巾,腳穿五彩長靴,腰系金銀鏤帶,手持旌旗,出行時軍樂齊鳴。任務就是陪他巡視打獵、吃飯喝酒、遊山玩水。另外,石虎鑑於東漢太監專權的禍害,因此宮中沒有太監,相關職務只能由女人充當,也算是歷史一大奇聞。

也是那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石虎不久即得到應有的報應,父子間相互殘殺,當中過程更充滿了血腥與暴力。比如皇太子石宣因不滿石虎寵愛石韜,兩兄弟經常發生衝突,最終石韜慘死。石宣並計劃在石韜的喪禮上弒父,以奪皇位。

在永嘉之亂中,西晉首都洛陽淪陷了。(網上圖片)

在永嘉之亂中,西晉首都洛陽淪陷了。(網上圖片)

石虎得知石宣的計劃後,石宣的下場可想而知。一輪腥風血雨過後,石宣的一個年幼的兒子抱着石虎的大腿求饒,石虎心生憐憫想赦免但大臣們卻將其奪走處死。東宮衛兵十餘萬被流放邊疆,途中舉行暴動,石虎急忙調集重兵鎮壓了下去。但後趙統治基礎動搖了。

公元349年5月26日,石虎去世,石世繼位,不久就被推翻,其後石虎諸子石遵、石鑒、石祗相繼登基,又相繼被殺。石虎死後三年,後趙滅亡了。

「一絲不茍」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清朝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在第四回中有提及:「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

家牛在世界的各種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中都被重視,而牛肉更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網上圖片)

家牛在世界的各種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中都被重視,而牛肉更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網上圖片)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殺牛,就算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鄉紳張靜齋與舉人范進相約去拜訪高要縣知縣湯奉,湯知縣自然要置酒招待他們。可是,席間有位老者給湯知縣送來了五十斤牛肉。湯知縣雖然不知道這位老者從哪裡得到如此龐大數量的牛肉,但一向貪贓受賄的他也不太在乎,只想盡快收下這份厚禮。然而,當他正想清清嗓子,開口道謝時,突然想起皇帝的禁令。一時間,準備好的話都就堵在了喉嚨中,讓他有點無所適從。

這裡的劉老先生指的是劉基。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不但輔助朱元璋完成帝業,更是為明朝開創了太平世代,因此後人將他比作為諸葛武侯。(網上圖片)

這裡的劉老先生指的是劉基。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不但輔助朱元璋完成帝業,更是為明朝開創了太平世代,因此後人將他比作為諸葛武侯。(網上圖片)

只見愀然作色的他轉向一旁的張靜齋,並問道:「剛才有幾個信奉回教的人為了開禁,送來五十斤牛肉,請求我寬宏了事。你看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張靜齋聽後搖頭道:「這可萬萬使不得。你我都是為官之人,心中應當只有皇上,怎麼可以為回教的人說話呢?你可記得洪武年間的劉老先生?」見湯奉默不作聲,張靜齋便繼續說道:「洪武皇帝私訪到他家時,正巧江南張王張士誠送來一個菜壇子。沒想到,這菜壇子內有乾坤,藏著的可不是腌菜,而是金子!皇上一見大為惱火,第二天就把劉老先生貶為青田縣知縣,後來甚至用毒藥把他毒死了。」

菜壇子。(網上圖片)

菜壇子。(網上圖片)

湯奉見張靜齋說得頭頭是道,只好連忙請教他該如何是好。張靜齋思忖了一下,說道:「世叔,您可在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老者抓起來後,然後打他幾十板!不過這樣還不行,最好給他帶上一面大枷,把送來的牛肉堆在大枷上。你還可以在旁邊貼一張告示,說他大膽妄為,知法犯法。要是您想讓他遊街示眾,也未償不可。皇上知道您辦事這樣一絲不茍,那麽你升官發財就指日可待了!」湯奉聽了,連連點頭同意。第二天就接照張靜齋所說的辦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一絲不茍」這個成語,意思是指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