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向「金」求和只為降低百姓負擔? 紹興和議後的減稅

歷史長河

向「金」求和只為降低百姓負擔? 紹興和議後的減稅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向「金」求和只為降低百姓負擔? 紹興和議後的減稅

2023年05月15日 10:00 最後更新:17:59

在紹興和議前,南宋與金戰事連連,戰爭造成的破壞,加上國土面積大減,從北宋全盛時期的254州減至南宋時的100多個州,百姓被迫交重稅養兵。因此宋金紹興和議對外宣稱目的之一,在於降低財政開支,使老百姓可以過上安樂日子。最終宋高宗如願以償,在紹興十一年(1141年)與金達成和議,但老百姓減稅的美好願景最終得到實現嗎?

宋高宗憲孝皇帝肖像 (網絡圖片)

宋高宗憲孝皇帝肖像 (網絡圖片)

南宋初年,宋室開徵多項新稅,諸如調撥性賦稅(經總製錢、月樁錢、版帳錢)、和預買絹改為折帛錢、掠奪募役錢為國用(免役錢、助役錢、免役寬剩錢、免行錢)等,可謂重稅以養兵。紹興十一年(1141年)九月,即和議達成後,高宗對大臣說:「朕每欲講和,非憚之也,重念祖宗有天下二百年,愛養生靈,惟恐傷之,而日尋干戈,使南北之民,肝腦塗地。所願天心矜惻,消弭用兵之禍耳。」在翌年三月,高宗再次對大臣再申講和的重要性。

更多相片
宋高宗憲孝皇帝肖像 (網絡圖片)

在紹興和議前,南宋與金戰事連連,戰爭造成的破壞,加上國土面積大減,從北宋全盛時期的254州減至南宋時的100多個州,百姓被迫交重稅養兵。因此宋金紹興和議對外宣稱目的之一,在於降低財政開支,使老百姓可以過上安樂日子。最終宋高宗如願以償,在紹興十一年(1141年)與金達成和議,但老百姓減稅的美好願景最終得到實現嗎?

1141年《紹興和議》後宋金版圖。由於國土面積大減一半以上,南宋賦稅之高可想而知。(網絡圖片)

南宋初年,宋室開徵多項新稅,諸如調撥性賦稅(經總製錢、月樁錢、版帳錢)、和預買絹改為折帛錢、掠奪募役錢為國用(免役錢、助役錢、免役寬剩錢、免行錢)等,可謂重稅以養兵。紹興十一年(1141年)九月,即和議達成後,高宗對大臣說:「朕每欲講和,非憚之也,重念祖宗有天下二百年,愛養生靈,惟恐傷之,而日尋干戈,使南北之民,肝腦塗地。所願天心矜惻,消弭用兵之禍耳。」在翌年三月,高宗再次對大臣再申講和的重要性。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紹興七年(1137)秋天,岳飛率軍到防區邊界巡視,高宗以此禦劄回覆其報,嘉勉其恭忠體國。(網絡圖片)

而說到減稅,高宗雖然經常念茲在茲,卻遲遲未有實際行動。紹興十六年(1146年)五月,高宗說:「今天下安靜,恤民為先。」九月,高宗又說:「今天下無事,民事最急。」直至紹興十八年(1148年)閏八月,秦檜奏言:「兩國通和,農民安業,墾田漸廣,戶部財賦粗足支用,乞免江、浙、湖南今年和糴。」仿佛從那天開始朝廷要兌現承諾,老百姓可以過上好日子,但事實是如此美好嗎?

南宋影青瓷粉盒 (網絡圖片)

雖然高宗君臣間一再表明減稅役的需要,但不少史書都提到,自南宋建國以來的新增稅賦實際並未廢止。以月樁錢為例。月樁錢原為紹興二年(1132年),為應軍餉而加徵的税款名目,因系計月樁辦錢物而得名。雖然紹興十七年(1147年)嚴禁進獻,但實質上並未減輕百姓負擔,反而傳出地方官員藉此私資妄用。另一方面,南宋軍隊數目也並未隨著戰爭結束而減少。宋金議和以前南宋有20多萬軍隊,宋孝宗時期達到了41萬多人。南宋依然要花費大量軍費,來養活這只龐大的軍隊,不得不繼續維持高稅收,甚至變本加厲,比紹興和議前還要增加稅收。

南宋黃玉鴨 (網絡圖片)

紹興十二年(1142年),左司員外郎李椿年上書宋高宗,陳述土地佔有狀況不清楚有十害,他又以平江為例子,平江原來徵收賦稅70多萬貫,現在只能收到20多萬貫。請求在平江試行經界法宋高宗秦檜一聽,國家少收了這麼多稅,馬上任用李椿為兩浙路轉運副使,開始土地確權。

南宋趙芾作《江山萬里圖》卷。展開畫卷,雲遮霧掩,崇山連綿,數尺之後方現曲折的江岸,三兩旅人沿路緩行,航船數隻待客於山腳渡口。(網絡圖片)

如果南宋取消了戰爭時期的苛捐雜稅,那麼核查土地所有權是理所應當。可是宋高宗、秦檜並沒有那樣做,他們想的是錢還是不夠花,這次他們把手伸進了富人的腰包。比如經總製錢在紹興十六年時一年徵收1222萬貫,實行經界法以後一年徵收1725萬,一年就多收了500萬貫。這也就意味著百姓負擔進一步加重。

關於南宋賦稅之重,不妨以兩宋時較富庶的兩浙為例。北宋時期兩浙的賦稅為300多萬貫,包括了茶、鹽、酒稅,地方財政支出。到了南宋兩浙的賦稅為1200萬,這還沒有加上茶、鹽、酒稅,地方財政支出的開銷。南宋時期的賦稅比北宋要高了4倍。

1141年《紹興和議》後宋金版圖。由於國土面積大減一半以上,南宋賦稅之高可想而知。(網絡圖片)

1141年《紹興和議》後宋金版圖。由於國土面積大減一半以上,南宋賦稅之高可想而知。(網絡圖片)

而說到減稅,高宗雖然經常念茲在茲,卻遲遲未有實際行動。紹興十六年(1146年)五月,高宗說:「今天下安靜,恤民為先。」九月,高宗又說:「今天下無事,民事最急。」直至紹興十八年(1148年)閏八月,秦檜奏言:「兩國通和,農民安業,墾田漸廣,戶部財賦粗足支用,乞免江、浙、湖南今年和糴。」仿佛從那天開始朝廷要兌現承諾,老百姓可以過上好日子,但事實是如此美好嗎?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紹興七年(1137)秋天,岳飛率軍到防區邊界巡視,高宗以此禦劄回覆其報,嘉勉其恭忠體國。(網絡圖片)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紹興七年(1137)秋天,岳飛率軍到防區邊界巡視,高宗以此禦劄回覆其報,嘉勉其恭忠體國。(網絡圖片)

雖然高宗君臣間一再表明減稅役的需要,但不少史書都提到,自南宋建國以來的新增稅賦實際並未廢止。以月樁錢為例。月樁錢原為紹興二年(1132年),為應軍餉而加徵的税款名目,因系計月樁辦錢物而得名。雖然紹興十七年(1147年)嚴禁進獻,但實質上並未減輕百姓負擔,反而傳出地方官員藉此私資妄用。另一方面,南宋軍隊數目也並未隨著戰爭結束而減少。宋金議和以前南宋有20多萬軍隊,宋孝宗時期達到了41萬多人。南宋依然要花費大量軍費,來養活這只龐大的軍隊,不得不繼續維持高稅收,甚至變本加厲,比紹興和議前還要增加稅收。

南宋影青瓷粉盒 (網絡圖片)

南宋影青瓷粉盒 (網絡圖片)

紹興十二年(1142年),左司員外郎李椿年上書宋高宗,陳述土地佔有狀況不清楚有十害,他又以平江為例子,平江原來徵收賦稅70多萬貫,現在只能收到20多萬貫。請求在平江試行經界法宋高宗秦檜一聽,國家少收了這麼多稅,馬上任用李椿為兩浙路轉運副使,開始土地確權。

南宋黃玉鴨 (網絡圖片)

南宋黃玉鴨 (網絡圖片)

如果南宋取消了戰爭時期的苛捐雜稅,那麼核查土地所有權是理所應當。可是宋高宗、秦檜並沒有那樣做,他們想的是錢還是不夠花,這次他們把手伸進了富人的腰包。比如經總製錢在紹興十六年時一年徵收1222萬貫,實行經界法以後一年徵收1725萬,一年就多收了500萬貫。這也就意味著百姓負擔進一步加重。

南宋趙芾作《江山萬里圖》卷。展開畫卷,雲遮霧掩,崇山連綿,數尺之後方現曲折的江岸,三兩旅人沿路緩行,航船數隻待客於山腳渡口。(網絡圖片)

南宋趙芾作《江山萬里圖》卷。展開畫卷,雲遮霧掩,崇山連綿,數尺之後方現曲折的江岸,三兩旅人沿路緩行,航船數隻待客於山腳渡口。(網絡圖片)

若說高宗拒絕減稅與秦檜有關,那麼在秦檜在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情況會好轉嗎?史書所載,秦檜死後,高宗為了撥亂反正,曾經減輕稅役。即以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為例,一年內便有十一起之多,但多項稅收繼持不變,百姓負擔依然沉重。

總而言之,高宗對紹興和議後減稅的承諾並不積極。可以說和議後的減免稅役具有功利性,屬於政治策略的手段,真正目的在於穩定政權,尋求政治的正當性,不可能真的為了人民福祉着想。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