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張堪當政 百姓「樂不可支」

史空穿梭

張堪當政 百姓「樂不可支」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張堪當政 百姓「樂不可支」

2025年05月26日 20:00

成語「樂不可支」看似十分簡單,原意是形容快樂到不能撐持的地步,有快樂到了極點之意。「樂不可支」出自東漢•班固《東觀漢記•張堪傳》:「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張堪 (網上圖片)

張堪 (網上圖片)

東漢時候,有個能文能武的官員,名叫張堪。他從小失去父母,卻豪爽地把父母留下的錢財全部贈給侄兒。張堪十六歲到長安讀書,由於他品學兼優,人們稱他為「聖童」。當時地位很低的劉秀,對張堪非常賞識。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就重用張堪,並一次次升遷他。後來,任命他為蜀郡太守。張堪當了兩年蜀郡太守,又調任漁陽太守。在任內,他堅決打擊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的壞人,賞罰分明,説過的話一定辦到,深受屬下和百姓的愛戴。

更多相片

張堪 (網上圖片)

張堪 (網上圖片)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有一次,匈奴出動一萬名騎兵侵犯漁陽,張堪親自率領騎兵迎敵,結果殺退了敵人。從此,匈奴不敢再來侵犯,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

張堪利用安定的環境,在狐奴一帶開墾大量稻田,鼓勵百姓耕種。經過幾年的辛勤耕作,這裏長滿了莊稼,物產豐足,百姓富裕。當地的人們特地編了一首歌,頌揚張堪的政績:「這裏的桑樹修整得沒有多餘的枝椏,麥子飽滿得一穗像是兩穗,張堪在這裏當政呀,老百姓快樂到了極點。」

百姓之所以會樂不可支,就是因為張堪對自己本職工作的盡心盡力;張堪之所以會得到劉秀的重用,也正是由於他的盡職盡責。由此可見,對本職工作的盡職盡責,不僅會讓大家感到滿意,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也會樂不可支的。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後世從中提煉出「樂不可支」這成語,用作形容快樂到了不能撐持的地步,或快樂到了極點之意。

「氣壯山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唐代張說寫的《孔補闕集市》,當中有言:「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鉤,天開金印。」不過其最為人熟知的典故應當來自趙鼎絕食而亡一事。

「南宋四名臣」之一的趙鼎雖然年幼喪父,但在母親樊氏悉心的教育下,他飽讀經書。學識淵博的他,年僅二十一歲就考中進士,可謂才智過人。在他出任洛陽令時,因受到時任宰相吳敏的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出任開封府士曹。

趙鼎像。除了趙鼎,「南宋四名臣」還包括李綱、李光和胡銓。(網上圖片)

趙鼎像。除了趙鼎,「南宋四名臣」還包括李綱、李光和胡銓。(網上圖片)

宣和七年的冬天,金兵來襲。金人兵分兩路進攻北宋,不出一年,金兵便重重保圍了開封。敵軍來勢洶洶,嚇得宋欽宗趕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然而,在這風頭火勢之時,朝廷對於議和還是迎擊仍舊議論紛紛。投降派主張賠款、割讓太原三鎮;主戰派以趙鼎為首,堅決反對求和。

可惜,宋欽宗懦弱無能,不但親自前往金軍軍營商議求和,甚至被金兵統帥扣留了下來。靖康二年,開封失守,宋欽宗和父親宋徽宗被俘,曾輝耀奪目的北宋王朝就此墜落。不久,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王朝,史稱宋高宗。

靖康之難。(網上圖片)

靖康之難。(網上圖片)

宋高宗即位初期,起用主戰派將領,積整調動兵民抗金。可是,滿腔熱血的宋高宗很快就被江南的紙醉金迷迷了眼,不但無心抗金,還自甘墮落,夜夜笙歌活在虛幻盛世中。眼見統治階層整天一副樂不思蜀的模樣,官至宰相的趙鼎心急如焚,他為保衛江南,殫精竭慮。多次向宋高宗舉薦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更是力主抗金。

南宋貴族糜爛的生活。(網上圖片)

南宋貴族糜爛的生活。(網上圖片)

沒想到,趙鼎在朝廷中活躍的表現引起了秦檜的忌恨。秦檜接任宰相後,便常在宋高宗面前誣陷趙鼎,誤信小人的宋高宗也因此把趙鼎貶至潮州。可是,秦檜得知趙鼎處境艱難仍不滿足,還想加緊對他的迫害。先是把經常幫助趙鼎的張宗遠調離廣西,然後還命令地方官每月向他報告趙鼎的動靜。

趙鼎知道秦檜的險惡用心,只能以死抗爭。他托人告訴他兒子:秦檜要置我於死地。只有我死去,你們才能幸免於難。要不然,我會連累你們的。臨終前,他撰寫了自己的墓志銘,當有有言:「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意思是指他身騎箕、尾兩座星宿回歸上天,但他那如同高山大河的豪邁氣概將永存於世。幾天後,趙鼎絕食而死,享年六十三歲。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氣壯山河」,形容氣勢如高山大河般雄壯豪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