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南航駐新加坡職員遭投訴歧視華語 乘客被辱罵是「狗」

兩岸

南航駐新加坡職員遭投訴歧視華語 乘客被辱罵是「狗」
兩岸

南航駐新加坡職員遭投訴歧視華語 乘客被辱罵是「狗」

2023年05月28日 10:39 最後更新:12:52

繼國泰航空服務員被指歧視乘客,中國南方航空也傳出類似事件。一名乘客因與駐新加坡櫃台人員爭吵調換至安全通道的座位要不要額外收費,遭辱罵是「狗」、「做人都不會做」。

涉事男職員稱「你要做一條狗我可以當你是狗」。

涉事男職員稱「你要做一條狗我可以當你是狗」。

事主袁先生表示,5月23日,他從新加坡樟宜機場乘坐南航CZ546次航班飛往重慶,他提出希望調換座位至安全通道,被告知需要額外收費。他稱自己從未遇過要另外付費的情況,在溝通過程中遭辱罵。

更多相片
涉事男職員稱「你要做一條狗我可以當你是狗」。

繼國泰航空服務員被指歧視乘客,中國南方航空也傳出類似事件。一名乘客因與駐新加坡櫃台人員爭吵調換至安全通道的座位要不要額外收費,遭辱罵是「狗」、「做人都不會做」。

乘客生氣要求解釋,男職員並無回答。

事主袁先生表示,5月23日,他從新加坡樟宜機場乘坐南航CZ546次航班飛往重慶,他提出希望調換座位至安全通道,被告知需要額外收費。他稱自己從未遇過要另外付費的情況,在溝通過程中遭辱罵。

男職員還藐嘴藐舌以示無奈。

影片顯示,該名工作人員說:「如果你要當一條狗的話,那麼我就當你是狗,很容易的,人家在這裡解釋東西你就來插嘴,做人都不會做。」顧客反問:「誰是狗,你說誰是狗,把剛剛說的話再說一遍。」隨後用英文重復了一遍,男職員藐嘴藐舌,搖頭表示無奈。

男職員還藐嘴藐舌以示無奈。

袁先生事後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再詳細解釋,溝通期間,職員沒有出示或者解釋收費標準,也沒有解答他的疑問,他便去領導的櫃台進一步了解,用英文問「Can you speak Chinese」(你會說中文嗎)。袁先生聽到他們內部溝通明明都說中文,領導卻表示聽不懂中文,拒絕回答問題。

南航回應稱涉事員工非直屬顧員,已要求服務代理禁其再為南航工作。

袁先生補充說,旁邊還有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用中文生硬地說「沒看到我們在忙嗎」,但其實櫃台前只有他一個客戶,並沒有很忙。後來那位領導用中文說了「我就是不想回答你」,袁先生要求提供員工編號,打開手機開始記錄的時候,對方就開始罵起來。

乘客投訴南方航空駐新加坡櫃台男職員。

乘客投訴南方航空駐新加坡櫃台男職員。

乘客生氣要求解釋,男職員並無回答。

乘客生氣要求解釋,男職員並無回答。

影片顯示,該名工作人員說:「如果你要當一條狗的話,那麼我就當你是狗,很容易的,人家在這裡解釋東西你就來插嘴,做人都不會做。」顧客反問:「誰是狗,你說誰是狗,把剛剛說的話再說一遍。」隨後用英文重復了一遍,男職員藐嘴藐舌,搖頭表示無奈。

男職員還藐嘴藐舌以示無奈。

男職員還藐嘴藐舌以示無奈。

袁先生事後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再詳細解釋,溝通期間,職員沒有出示或者解釋收費標準,也沒有解答他的疑問,他便去領導的櫃台進一步了解,用英文問「Can you speak Chinese」(你會說中文嗎)。袁先生聽到他們內部溝通明明都說中文,領導卻表示聽不懂中文,拒絕回答問題。

男職員還藐嘴藐舌以示無奈。

男職員還藐嘴藐舌以示無奈。

袁先生補充說,旁邊還有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用中文生硬地說「沒看到我們在忙嗎」,但其實櫃台前只有他一個客戶,並沒有很忙。後來那位領導用中文說了「我就是不想回答你」,袁先生要求提供員工編號,打開手機開始記錄的時候,對方就開始罵起來。

南航新加坡營業部25日下午確認收到投訴,27日再發表回覆,表示當天收到投訴後啟動調查,持續與事主溝通並表達歉意。涉事櫃台服務人員為南航委託服務的當地地面代理服務商員工,在服務過程中與旅客發生爭執,語言使用嚴重不當。南航已要求代理服務商停止該名人員為南航工作的資格。南航新加坡營業部向因此造成影響的旅客致歉,承諾會認真總結教訓,加強代理服務管理。

南航回應稱涉事員工非直屬顧員,已要求服務代理禁其再為南航工作。

南航回應稱涉事員工非直屬顧員,已要求服務代理禁其再為南航工作。

乘客投訴南方航空駐新加坡櫃台男職員。

乘客投訴南方航空駐新加坡櫃台男職員。

往下看更多文章

拒發花紅兼不續聘懷孕女經理 中旅貨運中心涉歧視判賠93萬

2023年08月17日 21:49 最後更新:17:48

平機會歡迎法庭裁決,指本案提醒所有僱主絕對不可在僱傭範疇內對僱員作出違法懷孕歧視

中旅貨運物流中心時任女高級經理因懷孕而不獲發花紅及在放產假前不獲續約,她在2019年經平機會控告前僱主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區域法院裁定女事主勝訴,前僱主要賠償近93萬元連利息,並支付訟費。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區域法院頒下判詞表示,答辯人以架構重組和業務縮減為理由並不成立,尤其考慮到答辯人聘請新僱員的時間,與原告通知懷孕的時間非常接近,原告懷孕明顯是答辯人不再與她續約的原因,認為是構成歧視。另外,考慮到原告因懷孕而不獲續約,答辯人不發花紅的決定亦屬歧視。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平機會歡迎法庭裁決,主席朱敏健說,本案提醒所有僱主絕對不可在僱傭範疇內對僱員作出違法懷孕歧視。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表示,懷孕歧視一直是按《性別歧視條例》提出的第二多投訴,在2020年起計的三年間,平機會收到223宗懷孕歧視的投訴,佔期內涉及有關條例投訴約23%。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