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週發表他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全方位提振經濟之外,並在水深火熱的樓市一如市場預期減辣,將三項辣招稅同步寬減,有助改善淡靜的樓市交投。樓市交投轉活,將會令地產相關行業受惠,有利香港整體經濟發展。

自2010年底先後實施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之後,本港樓市交易成本大增,不但撲滅炒風,連住宅樓市正常責賣亦被冰封,成交逐漸大幅萎縮。樓市成交大減直接影響二手樓業主賣樓銷情,地產代理佣金、律師樓生意、銀行按揭業務、廣告、傳媒、印刷、裝修、搬運等眾多行業收入暴跌,打擊不少業內人士生計。再加上其他不利因素,本港樓市近幾年陷於艱苦經營。

施政報告宣佈即日起調整各項住宅物業管理措施,額外印花稅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減半,由15%減至7.5%。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改為「先免後徵」。筆者相信會對本港住宅樓市起到提振作用,買賣兩閒的情況應會有所改善,不僅成本降低了,限制亦減少了,對成交量產生正面作用,將會有利於樓市買賣的參與者,有利經濟活動。

在樓市下行週期,過去三年購入物業的業主,礙於額外印花稅綑綁,售出成本增加,令物業苦難甩手,從今年首9個月只有136宗額外印花稅宗數可反映出願付額外印花稅售出物業的業主少之又少。施政報告將有關稅項適用年期由3年減至2年,可降低買家入市風險,相信可吸引猶豫的準買家,加快落實決定。

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兩者均會由 15% 減至7.5%。美國加息11次至5.25-5.5厘,增加供樓人士負擔,高息環境令資金轉向定期存款,現時香港存款總額達15萬億港元。有關稅項的寬減,可減輕港人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成本,刺激港人長線投資的意欲,從而亦可增加租盤供應,穩定租金。

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同步減半,非港人購買住宅物業的稅率由以往30%大幅減半至15%,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亦實施「先免後徵」,相信可吸引人才落地生根。




中原陳永傑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