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持續智庫辦青年與科創講談會 多角度探討優化香港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

政事

持續智庫辦青年與科創講談會 多角度探討優化香港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
政事

政事

持續智庫辦青年與科創講談會 多角度探討優化香港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

2024年11月06日 16:04 最後更新:16:04

持續智庫5日晚上以「永續與發展:青年與科創」為主題舉辦講談會。近百名社會各界翹楚出席,當中包括主講嘉賓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顧問胡紹燊、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及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張綺薇等。

: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左)與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顧問胡紹燊對談,探討青年人在香港科技發展的角色和機遇。(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左)與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顧問胡紹燊對談,探討青年人在香港科技發展的角色和機遇。(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與會者來自科學界、環保界、政界、教育界等領域,他們共同討論香港科技發展、環保城市規劃
及人才策略,從多角度探討如何保持及優化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尤其是當中為青年人帶來的無限機遇。

新田科技城的規劃和建設是講談會的討論重點。位於北部都會區的科技城作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
引擎,匯聚了科技、人才、教育等新質生產力,有望打造成香港新的科創中心。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表示:「青年人的前途,就要看我們能不能做好規劃。發展與保育必需並肩而行,在負責任的規劃下,釋放更多土地空間用於科技創新,並科學化地保育環境,就能創造永續經濟動力」。

持續智庫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左起,智庫創辦人鄭麗敏、香港規劃師學會張綺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智庫主席劉智鵬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胡紹燊、世界綠色組織余遠騁,及智庫總幹事黃敦義。(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持續智庫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左起,智庫創辦人鄭麗敏、香港規劃師學會張綺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智庫主席劉智鵬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胡紹燊、世界綠色組織余遠騁,及智庫總幹事黃敦義。(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政府非常重視青年發展。自 2022 年底公
布《青年發展藍圖》以來,民青局和各決策局一直致力推動青年工作,並且適時推出新措施,務求能與時並進,回應青年人所需。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民青局亦提出了多項與青年相關的新措施,充分顯示政府長期、持續推動青年工作的決心。」

講談會吸引不同範疇人士出席,包括中學校長及同學,圖為中學生與麥美娟(右三)、陳月明(左一)和黃錦輝(右一)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講談會吸引不同範疇人士出席,包括中學校長及同學,圖為中學生與麥美娟(右三)、陳月明(左一)和黃錦輝(右一)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有關青年人的未來發展,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顧問胡紹燊鼓勵學生投身科研和科創產業。他建議:「大學可著力推動跨學科協作和支援,合理安排資源以激勵科學研發,同時優化對學者的知識產權保障。」胡紹燊更強調:「我們應運用新科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育環境」。

在環境保育方面,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表示: 「目前世界面對的問題已遠超越生態
保育,氣候變化對經濟、民生及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危機。國家、城市和企業面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育的策略和措施將影響貿易實力,我們必需以『抓大放小』為原則,以科學為基礎,重優次、重成效地進行可持續發展。」

持續智庫昨天(11月5日)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主席劉智鵬教授(中)與眾講者及支持機構代表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持續智庫昨天(11月5日)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主席劉智鵬教授(中)與眾講者及支持機構代表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張綺薇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引擎之一,亦配合打造香港
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期待當中規劃能夠有效支援青年人在就業、教育丶住房及生活等方面的需要,為香港注入新經濟動力。」

這次講談會的參加者還有大學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中學高年級學生。同學們在與四位講者交
流的環節踴躍發問,包括如何鼓勵青年投身科硏、利用科技對抗氣候暖化帶來的災害等,討論氣氛熱烈。

往下看更多文章

電動車政策 不能轉軚

2025年01月13日 13:51 最後更新:14:50

在傳統化石燃料的掌控之下,交通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最大來源。電動車輛以電池驅動,具備沒有任何廢氣排放的優點。向來自詡頗有環保意識的歐盟,起初為達成碳中和的目標,聲稱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然而,當中國電動車以更高的性價比迅速崛起之時,考慮到經濟效益和地緣政治的因素,歐洲政府最近卻紛紛「轉軚」,放棄在2035年完全禁售燃油汽車的目標,大量車廠也取消了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計劃,實在令人大跌眼鏡。我們關心氣候暖化問題的人,免不了擔心這種「轉軚」的態度會不會傳染到香港。

香港是鼓勵電動車發展的理想之地:香港地方面積不大,人們不需要像歐美或內地的駕駛者那樣,每天行駛超過 100-200公里的車程;同時,城市密集也意味著香港更容易部署充電點。其實,香港在推動電動車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有不錯的開始。早在2009年,政府已前瞻性地成立由財政司司長親自領軍的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因應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電動車推廣已進入第二階段:2021年,政府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目標是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推動運輸領域邁向零碳排放。政府率先提出,所有新購及到期更換的公營機構車輛須是電動車,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隨著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香港電動車推廣成績斐然。截至 2024年11月底,香港整體電動車數目已超過10萬輛,佔所有車輛總數約11.8%。

(網絡圖片)

現在離2035年還有十年的時間,這正是香港電動車普及的關鍵階段。若要達成目標,必不能像歐盟「半途而廢」。政府推廣的政策要有持久度,才能展示其決心。

國際上鼓勵電動車的措施主要有幾種,包括降低登記費、允許電動車使用高乘載車輛 (HOV) 車道、培養公眾對電動車好處的認知、以及提供新能源運輸基金給公共交通及企業更換電動車。除了香港的道路情況難以引進高乘載車輛車道的措施之外,政府已推出其他政策配合電動車推廣,其中一個是2018年開始實行的「一換一購車計劃政策優惠」。政府向首次登記以電動車替換燃油車的私家車主,提供首次登記稅寬減額,鼓勵市民更換電動車。

(網絡圖片)

然而,政府宣佈該計劃將於2026年3月終結,並在2024年4月,將「一換一」電動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寬減額上限由$287,500調整至$172,500。據運輸署統計月報數據顯示,在4月份新政實施後,優惠政策的調整對「一換一」私家車主電動車購買量影響明顯。

雖然,據業界反應,由於市場上有越來越多電動車品牌及型號,價錢也大幅下調;所以,政府調低首次登記稅的上限亦不會大程度地增加車主轉購電動車的費用,除非換的是高價電動車。不過,心理影響總是有的。最重要的是令人以為政府在推動電動車的力度減弱了。儘管電動車價格下調能夠吸引潛在消費者換購,但「一換一」政策優惠在2026年結束,有機會減弱讓大眾轉用電動車的趨勢。

除購置優惠之外,政府還於2020年10月推出了「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共注資35億元,旨在推動在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電動車的屋苑私家充電裝置的安裝大致可分成三部分,分別為充電基礎設施、充電器和駁電設備。在此計劃之下,政府只資助安裝充電基礎設施;充電接駁設備則由個別車位業主自行承擔,一般費用高達2至3萬元,對小車主來說,也是一個負擔。

 (網絡圖片)

資助的35億資金在2023年底已經用完。按照預期,整個資助計劃可協助約700個現有私人屋苑停車場、約共14萬個停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佔全港約28萬合資格停車位的一半。但據資料顯示,目前僅有八萬餘個停車位得到覆蓋。即是說,尚有20萬個車位未駁上充電設施。可見,政府資助未能完全到位。如果政府「支持」没有改变,推動汽車減排的努力可能無疾而终。

政府財政資源是有限的,所有「支持」必需量入為出,同時也要守著「用者自付」的原則,因此政府為「支持」設限是可以理解的。在當下財政緊張的時刻,當局要考慮其他鼓勵措施。例如,要求新建的私人屋苑停車場或商營停車埸必須有汽車充電設施,節省後裝的成本。對於現時的商營停車場,亦可將電動車充電設施作為停車場地契續期的的條件,以提高充電樁的覆蓋率。配合2023年年底政府停車場內的充電服務逐步市場化的措施,政府可用收費優惠代替直接財政補貼,例如電動車在停車位充電時段可獲停車費減免,促進公共充電設施的使用率和運轉效率。政府的樓宇建築也需定下全數安裝充電設施的目標日期。

(網絡圖片)

如今全球科技蓬勃發展,電動車的技術也是日新月異,我們國家的水平更是遙遙領先,各種配套也利便市民。香港要堅定不移地推動電動車發展,除了參考西方國家之外,更應以開放的胸懷,學習內地如何運用最先進的科技,並思考如何以政策配合,使電動車可以在本地更高效平穩地發展,令減碳更進一步。

 

參考資料:

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

https://www.eeb.gov.hk/sites/default/files/pdf/EV_roadmap_chi.pdf 

 

推廣使用電動車輛,環保署

https://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air/promotion_ev/promotion_ev.html 

 

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寬減安排

https://www.td.gov.hk/tc/public_services/licences_and_permits/vehicle_first_registration/new_frt_concessions_for_electric_vehicles_2018/index.html 

 

運輸署新登記車輛統計月報

https://www.td.gov.hk/tc/transport_in_hong_kong/transport_figures/monthly_traffic_and_transport_digest/2024/index.html 

 

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

https://www.evhomecharging.gov.hk/tc 

 

立法會二十一題:政府建築物的電動車充電設施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1/29/P2023112900195.htm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