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Antony Albanese)7日表示,工黨政府準備推動立法,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接觸和使用社交媒體,該法案將在年內提交給聯邦議會,並在通過後一年生效。據知,執行規定的責任落在社交媒體,違例科企會面臨高額罰款,但用戶不會受罰。
澳洲通訊部長羅蘭(Michelle Anne Rowland)指,受影響的社媒體平台包括Meta旗下Instagram與Facebook、字節跳動公司轄下的抖音海外版TikTok、以及馬斯克的X平台;Youtube也可能落入受影響範圍。路透社報道,澳洲正試用一套核查使用者年齡的系統來阻止未成年人進入社交平台。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表示,準備推動立法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接觸和使用社交媒體。AP圖片
阿爾巴內塞說:「社媒體正在傷害我們的孩子,我要終止這一切。」阿爾巴尼斯談到兒童沉溺於社媒會對他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構成風險,特別是女孩面對身體圖像的有害描述以及針對男孩的厭惡女性內容,「如果你是一名14歲的孩子看到這種東西,而且是在身體發生變化的青春期,這會讓人非常難受。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傾聽,然後採取行動」阿爾巴內塞說。
擬議的新法案規定,16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即使目前已是社媒用戶,或獲家長批准,也不能使用社媒平台,不會有任何豁免。阿爾巴內塞強調,措施「獨步全球」,要由科企和社交平台承擔確保用戶年齡足夠的責任,強調「責任不應落在父母或孩子身上」,用戶將不會受罰。
擬議法案規定,16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即使目前已是社媒用戶或獲家長批准,也不能使用社媒平台,不會有任何豁免。AP圖片
路透社指,暫時仍未有一個國家像澳洲那麼嚴厲,立法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媒體。而目前世界上還沒任何政府機構使用生物辨識技術或政府身分證查驗社媒使用者的年齡,而澳洲則有兩套辦法正接受測試。
路透社引述阿爾巴內塞指,相關法案今年就會提交澳洲國會,通過一年後正式生效,作為反對黨的澳洲自由黨對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媒體也表支持。
澳洲通訊部長羅蘭指,受影響的社媒體平台包括Meta旗下Instagram與Facebook。
據路透社報道,TikTok拒絕就此發表評論,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X平台則沒作出回應;Facebook母公司Meta表示,尊重想要針對年齡實施的限制,但澳洲應謹思如何執行相關限制,強調不周全的法律「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卻不會讓青少年和父母處境變好」。
而成員包括Meta、TikTok、X平台和Google的「數位產業集團」(Digital Industry Group,DIGI)表示,澳洲政府擬議中的措施在禁止年輕人使用受到支持的社媒平台後,有可能鼓勵他們去探討互聯網上黑暗和未受監管的內容。
TikTok也是澳洲將通過的新法例監管的社媒之一。
路透社引述DIGI執行董事博賽(Sunita Bose)說,「保護年輕人的網路安全是一項最高任務…但是擬議中不讓年輕人進入數位平台的禁令,是以20世紀的措施回應21世紀的挑戰」。博賽指,不但不應透過禁令封鎖,反而應採取平衡的措施,來設立與年齡相適應的空間,培養數位素養,並保護年輕人免遭網路傷害。
法國去年曾提議禁止15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但用戶如果得到家長許可就可避免限制;美國幾十年來都要求科技公司只在得到家長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以接觸13歲以下孩子的資料,導致絕大多數社媒平台乾脆禁止13歲以下兒童接觸和使用其服務。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軍軍力因四處插手全球各地事務而捉襟見肘,解放軍則已在西太平洋地區成為一個「強大的對手」。
內地觀察者網引述《南華早報》報道,隨著中國實力增強,美國的追趕態勢也反映出,五角大樓在該地區正從原來的霸權戰略轉變為全新的戰略現實——這一戰略被描述為「靈活作戰部署」、「擴大機動性」,或許最具說明性的說法叫「分散和生存」,目標是把軍隊分散到廣闊的地理區域,以抵禦潛在的先發制人打擊。
2024年5月,在菲律賓最北端的伊巴雅特島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中,美軍士兵從一架CH-47運輸直升機上下來。AP圖片
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國際安全項目主任羅傑文(Sam Roggeveen)表示:「美國人正在廣泛分散他們的部隊,因為大型基地容易受到導彈攻擊。生存是正確的,因為美國在亞洲建立的存在,不是為了贏得與中國的戰爭,而是為了在戰爭中生存下來。」
事實上,五角大樓本身也承認,解放軍現在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worthy adversary)。在向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中,五角大樓描述解放軍是「一個日益強大的國家力量工具」,擅長聯合行動,並具備了先進的指揮控制、情報、監視和區域拒止能力。
報告還提到解放軍在防空、空中力量、遠程精確制導導彈、海軍艦艇部署方面的發展,極力炒作渲染道,解放軍的導彈不僅能夠打擊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太平洋範圍內的目標,海軍艦艇數量超越了美軍,甚至援引專家「警告」,稱如果不顯著提升反艦和地對空導彈能力,美國海軍可能會面臨自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失敗。
《南華早報》稱,五角大樓的報告內容還提到解放軍有能力在地區衝突中對抗來自第三方的干預,即美軍可能介入潛在的台海衝突這一情況。報道注意到,最近的一些軍事推演結果,也為美軍描繪了一幅更為嚴峻的場景,表明解放軍日益增強的實力可能會在潛在衝突的初期就壓制美軍,而美軍應當用無人機等技術和「擴大機動性」這樣的戰略來奪回優勢。
「美國的戰略是部署具有足夠威懾能力的部隊,以遏制武力的使用,目標是安撫盟友和伙伴,並建立強大伙伴關係,以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擴張。」報道提到了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倫(Michael Allen)鼓吹的這番論調。
事實上,美國確實重新將目光關注在了太平洋的「三條島鏈」上,《南華早報》提到,美國這一戰略的核心是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旨在加強美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軍事基礎設施,今年預算為99億美元,包括為美國在太平洋的關鍵行動樞紐關島建立一個綜合導彈防禦系統。
放眼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也正在對新設施和升級後的設施進行大量投資,比如為蘇比克灣港口設施的擴建提供資金,並根據與菲律賓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升級巴薩空軍基地(Basa Air Base)和其他基地。
2019年,美軍兩棲攻擊艦「黃蜂號(LHD-1)」訪問蘇比克灣。美國海軍圖片
再往東,美國空軍正在北馬里亞納群島的天寧島重建一座歷史悠久的機場——二戰期間投擲原子彈的戰機就是在此起飛,而該島另一座機場也在擴建中,以容納空中加油機停靠。在已擁有龐大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的關島,工程師正在修復二戰時期的一座機場,並正在為從沖繩調來的50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建造一個新基地。
而盟友澳洲也在進行類似升級,該國在美國這一戰略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比如澳洲北部重要港口城市達爾文,在其以西建立更多軍事基地的計劃正在進行中。此外,美國空軍還計劃延長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浦島的一條機場跑道,並改建帕勞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的機場。
盡管如此,羅傑文還是警告說,美國戰略仍受到預算緊張、人員短缺和國防工業基礎過度擴張的制約。
「就解放軍而言,我們正目睹的是自二戰以來任何軍事力量都未曾有過的極速現代化進程。對比之下,美國人基本上未作出相應調整。」羅傑文說:「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並未得到實質性提升。目前,這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移位罷了(即軍力重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