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南昌9胞胎媽媽減剩兩胎仍未能保住 丈夫:感染嚴重只能保大棄小

兩岸

兩岸

兩岸

南昌9胞胎媽媽減剩兩胎仍未能保住 丈夫:感染嚴重只能保大棄小

2025年01月10日 14:20 最後更新:01月12日 19:49

江西南昌一25歲女子懷上9胞胎,考慮到自身健康及撫養孩子的經濟負擔,最終選擇保留兩胎。1月7日,該女子的丈夫透露,妻子目前感染嚴重風險極大,只能保全母親的生命而放棄全部胎兒。

南昌9胞胎媽媽減胎後剩下的兩胎仍未能保住

曝光影片顯示,侯女士處於中期妊娠狀態,經過多胎妊娠減胎術後,現為雙胎妊娠,其中一胎羊水過少,檢查結果顯示羊水最大深度為12mm/32mm。丈夫表示:「NT(妊娠早期胎兒畸形的篩查指標)都一切正常,但她感染導致宮口破羊水了。現在(孩子)一個都保不住了,再繼續保下去母體也會有風險。」

示意圖

示意圖

丈夫崩潰:感染嚴重只能保大棄小

侯女士的丈夫情緒崩潰,配文稱:「努力了這麼久,最終還是沒能保住……醫生說感染非常嚴重,風險很大,只能保大人棄小孩,眼前一片黑暗。」

懷上9胞胎  因健康考量進行減胎

據此前報導,侯女士因結婚近一年未能懷孕,去醫院檢查發現子宮內有多個囊腫和子宮內膜息肉,懷孕難度較大。醫生建議她注射促排卵針。去年10月初,侯女士遵醫囑注射促排卵藥物,10月底成功懷孕,意外得知懷上了9胞胎,引發網友關注。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11月14日,侯女士的丈夫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稱:「老婆身體狀況不佳,個子較小,考慮到孩子的撫養及成長等因素,我們決定進行減胎。由於胎兒過多,風險非常大,醫生表示這對他們也是一種挑戰,可能需要多次手術。」

11月18日,侯女士進行了首次減胎手術,成功減去4個胚胎;11月22日,再次進行第二次減胎手術,成功減去3個胚胎。

抖音圖片

抖音圖片

到11月底,侯女士的丈夫曾發布減胎結果,顯示兩個胎心仍在搏動,醫生稱情況已穩定,可以出院。

專家:胚胎數量過多可能導致孕婦出現流產等並發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生殖內分泌科資深專家吳薇醫師指,胚胎數量過多可能導致孕婦出現流產、早產、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並發症,這些都會嚴重威脅孕婦的健康。她提醒說,通常建議最多保留2個胚胎,促排卵方案直接影響患者的獲卵數量和胚胎數量,因此用藥必須規範,不建議盲目使用促排卵藥物。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廣東醫院首次使用創新「備份子宮」技術 助六次流產女子圓母親夢

2025年01月12日 14:20 最後更新:14:51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近日成功運用「子宮內膜類器官培養技術」,幫助一名曾多次流產的女子成功懷孕並順利產下一名早產女嬰,創下國內外首例此類技術應用於復發性流產治療紀錄。

廣東醫院首次使用創新「備份子宮」技術

《羊城晚報》報導,患者小娟(化名)在七年內經歷了六次流產,前期的基因檢測顯示胚胎並無異常,但子宮內膜功能可能存在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醫三院的醫療團隊結合廣東省產科重大疾病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創新性地採用了「子宮內膜類器官」技術,為小娟創造了一個「備份子宮」。該技術透過體外培養小娟的子宮內膜組織,篩選出最佳藥物組合以優化內膜環境。

小娟與醫院新生兒團隊合影(微博圖片)

小娟與醫院新生兒團隊合影(微博圖片)

助六次流產女子圓母親夢

報導指出,根據類器官篩選結果,醫療團隊為小娟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並對她進行了三個月的藥物干預。今年5月,小娟成功再次懷孕。在妊娠34周時,由於胎兒宮內生長受限,醫療團隊選擇剖宮產的方式,順利迎接了一名重1770克的「小龍女」。

小娟與醫院產科團隊合影(微博圖片)

小娟與醫院產科團隊合影(微博圖片)

母女平安出院

儘管寶寶早產,經過新生兒科的悉心護理,母女最終健康出院。小娟表示,感謝醫護團隊的專業治療與心理支持,幫助她終於實現了多年以來的母親夢。

小娟與女兒(微博圖片)

小娟與女兒(微博圖片)

為不孕症治療方案的優化帶來希望

廣醫三院的專家表示,此次成功案例為不明原因的復發性流產治療提供了新思路。類器官技術的創新應用,不僅為子宮內膜疾病的個性化治療開啟了新篇章,也為不孕症治療方案的優化帶來了希望。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