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過去一星期,巡視了全港約3600間食物業處所,就食物的存放、處理和衛生情況作出即時糾正、警告及衞生建議,並提出5宗檢控。

食環署加強巡視食物業處所。政府新聞處圖片
食環署說,持續加強巡查食物業處所,包括售賣燒味和鹵味的店鋪,特別關注食物的存放、處理和衞生情況,確保符合安全標準及相關法例。如發現違反食物安全或衞生規定的情況,食環署會嚴肅跟進。

食環署加強巡視食物業處所。政府新聞處圖片
社會事
食環署過去一星期,巡視了全港約3600間食物業處所,就食物的存放、處理和衛生情況作出即時糾正、警告及衞生建議,並提出5宗檢控。
食環署加強巡視食物業處所。政府新聞處圖片
食環署說,持續加強巡查食物業處所,包括售賣燒味和鹵味的店鋪,特別關注食物的存放、處理和衞生情況,確保符合安全標準及相關法例。如發現違反食物安全或衞生規定的情況,食環署會嚴肅跟進。
食環署加強巡視食物業處所。政府新聞處圖片
食環署公布,5月份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百分之8.6,屬於二級水平,顯示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的分布情況頗為廣泛。
5月份在64個監察地區中,6個地區的分區誘蚊器指數高於百分之20的警戒水平。有關的誘蚊器大多位於區內的私人住宅區、公共屋邨、學校、康樂設施及公眾地方,食環署已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立即採取行動,在有關地區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
另外,5月份白紋伊蚊密度指數為1.3,表示在發現有白紋伊蚊的誘蚊器中,白紋伊蚊成蚊的平均數量為1.3隻,顯示整體監察地區內的白紋伊蚊成蚊數量並不多。
白紋伊蚊。
食環署發言人說,本地蚊患情況與季節變化有顯著關係。在炎熱多雨的春夏月份、即5至9月,有利蚊子迅速繁殖,各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可能會相對較高,提醒市民須繼續恆常的防蚊工作,減低蚊子滋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