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周一正式發布最新人工智能模型「通義千問」Qwen3,稱其性能可媲美Google的Gemini-2.5-Pro及OpenAI的o3-mini等國際頂級AI模型。這款中國自主研發的AI模型現已開放予香港用戶使用,標誌著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
資料圖片
多種功能全面升級
Qwen3具備深度思考、圖像生成及影片生成等多項先進功能。阿里巴巴表示,新模型採用「混合」架構,結合思維與非思維模式,能根據問題複雜度自動調整運算資源。部分型號更採用專家混合(MoE)技術,將任務分解由專門的小型模型處理,大幅提升回應效率。
官網截圖
語言能力大幅提升
這款新模型支援119種語言,訓練數據量接近36兆個代幣,內容涵蓋教科書、問答資料、程式碼片段及AI生成內容等。相比前代Qwen2,Qwen3在多項性能測試中表現出色,特別是在程式編寫和數學推理方面。
資料圖片
實測表現優異
在程式設計競賽平台Codeforces的測試中,Qwen3的最大模型Qwen-3-235B-A22B成功超越OpenAI的o3-mini和Google的Gemini 2.5 Pro。雖然阿里巴巴尚未公開此頂級模型,但已開放的中型模型Qwen3-32B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已優於OpenAI的o1模型。
資料圖片
香港用戶可免費用
香港用戶只需註冊帳號即可免費使用Qwen3,無需VPN。
被譽為「AI教父」的辛頓近日發表預測,指出AI將逐步取代多數「平凡智力勞動」工作,體力操作類工作反而更安全,他建議人們轉向從事藍領工作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失業危機。
AI教父:AI將逐步取代多數「平凡智力勞動」工作
辛頓(Geoffrey Hinton)在16日播出的《CEO日記》(Diary of a CEO)播客中直言:「枯燥的腦力工作,AI最終會取代所有人」,特別是律師助理、電話客服等職位,他更坦言「若我在客服中心工作會嚇壞」。
藍領工作成為「AI避風港」
辛頓認為體力操作類職業更難被取代:「AI要達到人類的肢體靈活度還需很長時間,所以當水管工是個好選擇。」早前有報導指出,許多Z世代在目前的就業市場困境中紛紛轉向藍領工作。
以人類為主、AI為副的工作模式發展
辛頓提到,醫療等有「無盡需求」的產業,尚能消化AI的衝擊,但其他多數行業將因AI面臨劇變,他警告說「大規模失業已經以某種形式開始了」。雖然有專家認為對AI取代初階工作的擔憂被夸大,辛頓認同人類崗位未必完全消失,而是朝向人類為主、AI為副的工作模式發展,但未來「1人搭配AI工具,就能完成10人工作量」,這勢必導致裁員潮。
觀看影片
在較早前舉行的2025年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上,多位業內人士也持類似觀點,認為AI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機械狗」開發人員:人類仍是決策核心
研發一款應用於航空貨運倉庫的「機械狗」的研究人員魏納表示,AI在整個系統中承擔著三項關鍵任務:識別貨物結構中的規律、優化機器人車隊運行,以及進行預測性管理。「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我們能夠構建更智能、更具前瞻性的倉儲系統。」
辛頓。AP資料圖片
物流自動化發展方向:人監督、多機械人協同
他強調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決策核心,「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控制中心由一名人類操控員監控整個機器人車隊,並在出現錯誤時介入」。這與辛頓的看法有所契合——「人監督、多機械人協同」將成為物流自動化發展的方向。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人類的工作機會將不可避免地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