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修訂控煙法例。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在港台節目表示,政府控煙並非要與吸煙人士處於「對立面」,希望大家明白吸煙唯一贏家是可賺取龐大利潤的煙草商,而吸煙人士就要犧牲自己及家人健康,整體社會亦要為吸煙問題「埋單」。
李力綱
李力綱說,政府過去已經做了大型的諮詢工作,並於去年6月推出「控煙十招」的方向。到上個星期,在聽取社會大眾的意見之後,政府推出了相關立法建議。李力綱指,目前市民對今次修例的反應大致正面,都是支持政府的工作,畢竟社會大部分人都是非吸煙人士,亦明白吸煙人士對任何管控措施一定有意見,但強調政府很有決心希望保障公眾健康,認為今次的「控煙十招」方案是贏健康,不會輸經濟。
點擊看圖輯
政府提出多項控煙措施,相關的修訂條例草案刊憲。資料圖片
香港海關早前搗破兩宗懷疑私煙分銷案件。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政府提出多項控煙措施,相關的修訂條例草案刊憲。資料圖片
對於會否擔心禁止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時吸煙,在執法時或出現爭執,李力綱指市民對排隊行為已很熟悉,加上排隊時人與人之間距離近,很少不知道自己正在排隊。 被問到如果下雨天,市民在大廈簷蓬下等巴士,但沒有形成隊列,這個情況下能否吸煙。李力綱說,在這個特別場景下,今次修例可能包括不到,但他強調,提出禁止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時吸煙屬一大突破,希望可建立控煙文化,相信吸煙人士會明白人多及候車地方,最好不要吸煙。
資料圖片
被問到有否計劃立法規管邊行邊吸煙的「火車頭」行為,李力綱說,沒有放棄有關研究,又指設立大範圍禁煙區的做法靈活,當局會考慮市民訴求,無論是涵蓋數條街或行人專區範圍等建議,全部都可考慮。
香港海關早前搗破兩宗懷疑私煙分銷案件。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另外,政府強調今次修例首要打擊私煙,海關助理關長黃浩然在同一節目說,預料今年第三季推出先導計劃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又指香港的煙廠數目不太多,目前至少有多於一間煙廠願意參加。
特區政府推出「控煙十招」,包括禁止在公眾地方管有另類煙、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以及擴大禁煙區等措施,部分措施最快明年元旦起生效。立法會審議《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星期一(6月9日)召開會議。多名議員關注條例中禁止在公眾地方「管有」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但所謂「公眾地方」的定義模糊,如私人會所、私房菜等是否屬「公眾地方」範圍,憂存灰色地帶,市民誤墮法網。
政府強調,「公眾地方」的定義沿用現行吸煙條例,簡單來說是「公眾可進入的地方」,無論收費與否或是否需要購買入場,惟情況難一概而論,不希望市民利用釋義「走法律罅」。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關注,若自己在家裡以玻璃櫃展示另類煙產品,是否屬「公眾地方」概念。(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會議上,多名議員關注「公眾地方」的定義。醫療衞生界林哲玄說,若自己在家裡有個玻璃櫃展示所有另類煙產品,「唔同牌子唔同味道」,是否屬公眾地方的概念。
陳凱欣問及 「私人會所」、或私房菜等是否屬公眾地方。(巴士的報記者攝)
另一議員陳凱欣亦關注,據《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第371章)B段,「公眾地方」是指任何處所的公用部分,即使公眾無權進入或不准進入該公用部分或該處所亦然,是否代表「私人會所」如「煙吧」等都是公用地方? 但公眾可進入的「私人地方」,就不是「私人地方」了,又或用「會員制」、提供私房菜的地方等,究竟如何定義「公眾地方」。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指,「公眾地方」的定義是沿用現行吸煙條例的規定,原則都是公眾入到的地方,無論收費與否或是否需要購買入場,其實都可以是「公眾地方」
衞生署規管事務總監封螢指,如「私人樓宇」對要進入大廈的人來說,其走廊、大堂等都屬「公眾地方」;如經營「私房菜」,但都是食肆,署方仍可以進入執法,惟如果屬私人住宅單位,即在自己物業宴請朋友,就不算「公眾地方」。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問及,如果是一家私人公司,如貿易公司,若不是客戶就不能進來,那這間貿易公司是否屬「私人地方」?封螢表示,在執法角度,那個叫「室內工作間」,是「禁煙區」執法的一部分。
律政司高級助理法律草擬專員郭文儀指,「公眾地方」的定義可涵蓋很多情況,難一概而論,但不希望市民利用釋義「走法律罅」。(巴士的報記者攝)
至於禁止在公眾地方「管有」電子煙、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方面,律政司高級助理法律草擬專員郭文儀補充,若「返屋企」後忍不住在走廊或大廈大堂拿電子煙出來,內裡有煙彈,這就屬於「公眾地方」B段所講的情況。
郭文儀指,其實很難一概而論,「公眾地方」的定義可涵蓋很多情況;簡單來說,如果屬私人管有的物業,在單位內是沒有問題,但如果是其他公眾可進入的地方,其實也包含了「公眾地方」的概念;而回歸條例本身,吸煙是不希望影響到其他人,管有的情況也是一脈相承,當局並無就著「管有」採取另一個草擬方式,但日後在法庭,是否一個「公眾地方」,屬於條例詮釋範圍,雖然有「灰色地方」,但要視乎個別案例,不希望市民利用釋義「走法律罅」。
邵家輝關注完稅煙標籤制度下的防偽標籤成本,及相關費用由誰負擔。(巴士的報記者攝)
此外,政府計劃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包括在煙包印上二維碼及貼標籤,方便執法人員用科技識別。 邵家輝問及,關注完稅煙標籤制度下的防偽標籤成本,以及相關費用由誰負擔。
海關副關長許劍指,相關費用是以「用者自付」的原則。(巴士的報記者攝)
海關副關長許劍指,相關費用是以「用者自付」的原則,由煙草生產商承擔。整個完稅標籤的生產過程,包括完稅標籤的組件、機器,背後的電腦系統等,故難評估個別項目的成本,但強調不是「大數目」,只佔一包煙值錢的極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