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腿冒青筋是警訊?最新研究:靜脈曲張患者罹認知障礙機率高近1/4 這3類人最危險

大視野

腿冒青筋是警訊?最新研究:靜脈曲張患者罹認知障礙機率高近1/4  這3類人最危險
大視野

大視野

腿冒青筋是警訊?最新研究:靜脈曲張患者罹認知障礙機率高近1/4 這3類人最危險

2025年05月11日 17:20 最後更新:18:41

南韓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近50萬人的數據,發現在數百萬患有靜脈曲張的人群中,罹患記憶力喪失性認知障礙症的風險增加了23.5%,其中男性、抽煙者和重度飲酒者的風險更高。

最新研究:靜脈曲張患者罹認知障礙機率高近1/4

據外媒報導,專家分析發現,患有靜脈曲張的人被診斷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高出23.5%,這是在排除年齡、性別、體重、抽煙和飲酒量等已知風險因素後得出的結論。

這3類人最危險

研究還指出,患有靜脈曲張的男性、抽煙者或重度飲酒者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更高。不過,專家指出「靜脈曲張與認知障礙症相關的具體原因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有一種理論認為「靜脈曲張可能導致全身血液流動不順暢,這同時也是認知障礙症的已知風險」,另一種理論則認為「靜脈曲張可能導致身體廣泛發炎,從而推動或加劇腦部損傷的過程」。

接受靜脈治療的患者罹患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低43%

研究還發現,接受靜脈治療的患者罹患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低43%。血管性認知障礙症是由一系列限制腦部血液流動的小中風引起的。

靜脈曲張的病因包括久坐、久站、抽煙或過重

根據估計,英國約有4分之1的男性和3分之1的女性患有靜脈曲張,而美國約有1100萬名男性和2200萬名女性患有這種疾病。靜脈曲張的常見症狀包括疼痛、皮膚問題和四肢腫脹,雖然最常見於腿部,但也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靜脈曲張的病因包括久坐、久站、抽煙或過重。

示意圖

示意圖

內地考古學家在山東省廣饒縣的傅家遺址確認了母系社會的存在。這個母系社會持續約250年,距今約4750年。這也是全球首次通過考古學材料、分子人類學和遺傳學確認母系社會存在。

4750年前大汶口文化兩個母系氏族構成的村落組織

據內媒報導,研究團隊利用高分辨率古DNA親緣關係鑒定技術,綜合考古學、人類學、穩定同位素和碳十四年代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在廣饒傅家遺址的考古發掘基礎上,首次在泰沂山北麓沿海地區確認了4750年前大汶口文化兩個母系氏族構成的村落組織。這為19世紀摩爾根、恩格斯提出的「原始母系社會是文明前夜重要階段」的理論提供了東方證據。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對人類早期社會組織研究有重要意義

與以往主要依據考古發現、雕像、女性用品和民族志、文獻記載得出的假說不同,此研究首次利用分子人類學和遺傳學證據。這不僅確認了史前母系社會組織的存在,還全面揭示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下游沿海地區母系氏族社會的組織特徵、人口規模、生業模式和生產力水平等關鍵信息,對人類早期社會組織研究有重要意義。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推動對早期人類社會組織和古代親屬制度的研究

研究團隊由古DNA、考古學、人類學和穩定同位素等領域的人員組成。他們早早注意到傅家墓地結構中的一致性特徵。這項研究成果展現了古DNA和考古學為基礎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在古代社會組織研究方面的潛力,將進一步推動對早期人類社會組織和古代親屬制度的研究。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氏族的有效群體規模有限 社會發展水平不高

研究指出,傅家社會兩個母系氏族在線粒體DNA層面有明確分界,但在喪葬習俗和文化實踐上保持高度一致。兩個氏族之間有密切的婚姻聯繫,氏族墓地持續了超過250年,印證了恩格斯描述的「母系血緣紐帶與社會共同體並存」的社會圖景。此外,研究還發現氏族成員主要從事原始農業,並可能攝入海洋食物,顯示出比其他大汶口文化更高的蛋白質攝入量。然而,氏族的有效群體規模有限,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也沒有明顯的社會分化。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填補東亞地區母系社會運行機制研究的空白

這項研究填補了東亞地區基於古基因組數據的母系社會運行機制研究的空白,為國際學界提供了基於系統遺傳數據的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模型。研究還為理解早期社會複雜化過程提供了新的框架,進一步揭示了黃河流域下游的海岸帶地區在父權制社會確立之前,母系社會曾在此區域孕育出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單元,構成中華文明起源過程的重要基礎。這一研究結果也證明中國東部海岸帶地區對完整理解早期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傅家遺址位於廣饒縣廣饒街道辦傅家村及其周圍,傅家村就坐落於遺址的中部。遺址東距淄河約4公里,北距小清河約15公里。遺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稱「傅家頂蓋子」或稱「摩天嶺」,是魯北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之一。遺址形狀為橢圓形,東西長750米,南北寬500米,總面積37萬平方米,中心部分18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3米,內涵豐富。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或發掘,時間跨度超過40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