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指出,水果並非越甜代表熱量越高,建議在2個時間點進食最好。
適量攝取水果有益身體健康
夏日炎炎,不少人偏好用水果代替甜品解饞,認為既健康又解暑,但也有人擔心所含的糖分有導致發胖的風險。營養師對此指出,只好選擇合適時機食用及注意分量,即使在減重期間,適量攝取水果反有助促進消化、補充維他命,提升身體健康。

示意圖。設計圖片
水果甜度無法代表熱量 重點在於食用總量
營養師指出,坊間不少人以水果甜度來判斷熱量,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準確。水果的口感除了甜味,還包括酸味和水分含量。例如檸檬雖然味道偏酸,但仍含有糖分,而極甜的西瓜熱量其實遠低於釋迦果。事實上,任何水果都可以食,只要適量攝取,而且要種類多元,最重要是掌握總攝取份量。

檸檬。設計圖片
每日建議2至3份水果 運動後或餐後為最佳時機
營養師建議,每日水果攝取量以2至3份為宜,每份約等於一個拳頭大小或八分滿的飯碗。食用水果的2個理想時段分別為運動後(特別是肌力或重量訓練),能協助肌肉恢復及促進蛋白質吸收,效果更佳。另外,建議餐後攝取水果,有助穩定血糖及控制攝取總量,但不宜在過飽的情況下進食。

示意圖。設計圖片
果乾及果汁不等於新鮮水果 勿以水果取代蔬菜
營養師提醒,果乾及果汁屬加工食品並不等同新鮮水果,建議應以新鮮水果為首選。此外,蔬菜與水果營養不同,兩者不可互相取代,切勿以為多吃水果便等同攝取足夠蔬菜。

示意圖。設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