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商湯聯手三門峽打造首個「老子」數字人 AI重現道家智慧對話

BasTech

商湯聯手三門峽打造首個「老子」數字人 AI重現道家智慧對話
BasTech

BasTech

商湯聯手三門峽打造首個「老子」數字人 AI重現道家智慧對話

2025年05月29日 11:24 最後更新:05月30日 11:26

商湯科技聯同三門峽市文旅集團及靈寶市政府,28日在河南省靈寶函谷關發布全國首個AI大模型驅動的「老子數字人」。該項目以數字化形式重現《道德經》誕生地,透過「哲思微表情系統」與超精度3D建模技術,實現古代智者與現代人的跨時空對話。



商湯數字文娛事業部總經理欒青指出,團隊耗時60日完成技術攻堅,採用逾200萬面超精度3D建模還原歷史文獻記載的老者形象。服飾細節依據春秋布制袍服複刻,配合獨創的「哲思微表情系統」,精準呈現蹙眉沉思、拈須微笑等神態,令數字人兼具文化考據價值與藝術感染力。



基於商湯「日日新」大模型構建的「道德經語義知識圖譜」,整合逾10萬條哲學註解資料,可結合現代語境解讀經典。遊客在函谷關景區透過智能終端提問時,數字人不僅能以低沉穩重的擬真聲線回應,更能觸發太初宮「萬物並作」粒子特效,實現思想可視化傳播。

該項目現已成為函谷關核心文化體驗載體。當被問及如何應對競爭壓力時,數字人會引用「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作出哲理性回應,展現AI技術對傳統智慧的活化應用。商湯表示將持續優化數字人的情感共鳴能力,推動中華文化數字化傳承。

被譽為「AI教父」的辛頓近日發表預測,指出AI將逐步取代多數「平凡智力勞動」工作,體力操作類工作反而更安全,他建議人們轉向從事藍領工作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失業危機。

AI教父:AI將逐步取代多數「平凡智力勞動」工作

辛頓(Geoffrey Hinton)在16日播出的《CEO日記》(Diary of a CEO)播客中直言:「枯燥的腦力工作,AI最終會取代所有人」,特別是律師助理、電話客服等職位,他更坦言「若我在客服中心工作會嚇壞」。

藍領工作成為「AI避風港」

辛頓認為體力操作類職業更難被取代:「AI要達到人類的肢體靈活度還需很長時間,所以當水管工是個好選擇。」早前有報導指出,許多Z世代在目前的就業市場困境中紛紛轉向藍領工作。

以人類為主、AI為副的工作模式發展

辛頓提到,醫療等有「無盡需求」的產業,尚能消化AI的衝擊,但其他多數行業將因AI面臨劇變,他警告說「大規模失業已經以某種形式開始了」。雖然有專家認為對AI取代初階工作的擔憂被夸大,辛頓認同人類崗位未必完全消失,而是朝向人類為主、AI為副的工作模式發展,但未來「1人搭配AI工具,就能完成10人工作量」,這勢必導致裁員潮。

觀看影片

在較早前舉行的2025年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上,多位業內人士也持類似觀點,認為AI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機械狗」開發人員:人類仍是決策核心

研發一款應用於航空貨運倉庫的「機械狗」的研究人員魏納表示,AI在整個系統中承擔著三項關鍵任務:識別貨物結構中的規律、優化機器人車隊運行,以及進行預測性管理。「這三方面共同作用,使我們能夠構建更智能、更具前瞻性的倉儲系統。」

辛頓。AP資料圖片

辛頓。AP資料圖片

物流自動化發展方向:人監督、多機械人協同

他強調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決策核心,「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控制中心由一名人類操控員監控整個機器人車隊,並在出現錯誤時介入」。這與辛頓的看法有所契合——「人監督、多機械人協同」將成為物流自動化發展的方向。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人類的工作機會將不可避免地減少。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