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揭,午睡超30分鐘及不規律恐增早逝風險,建議保持充足的夜間睡眠。

示意圖
過長及不規律午睡恐增早逝風險
過往研究指出,適當午睡能有效恢復精力,提升午後工作的專注度及整體工作效率。不過,美國波士頓麻省總醫院最新研究顯示,若每天的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或時間不規律,反可能增加早逝風險。
午睡時間長或下午早期入睡人士早逝風險增加
研究團隊蒐集了來自8.6萬名平均年齡63的參與者數據,要求他們佩戴健康追蹤裝置,以準確記錄每日作息。長達11年的追蹤期間,共有5189人過世,佔總參與者約6%。研究團隊發現,其中經常午睡超過30分鐘或在中午至下午早期入睡的人,早逝風險顯著提高,即使排除年齡、性別、體重、吸煙、飲酒及夜間睡眠等因素,這一風險依然存在。

示意圖
過長或不穩定午睡時間或干擾生理時鐘
這項研究結果與過去英美醫療機構的建議有所出入,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及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一向提倡午後小睡20至30分鐘以恢復精神,但新研究指出,過長或不規律的午睡時間可能干擾人體的生理時鐘,並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徵兆,例如糖尿病、心臟病或憂鬱症。

示意圖
午睡與中風風險上升有關
雖然目前尚無法證實午睡與早逝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但這項研究對習慣日間補眠的人敲響了警鐘。先前也有研究指出,白天過度午睡與中風風險上升近1/4有關,尤其是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依賴午睡來補充夜間睡眠。
保持充足夜間睡眠 規律休息才是健康關鍵
專家建議,相較於依賴午睡,應優先保持每晚7至9小時的充足睡眠,規律且高品質的夜間休息是維持長期健康的關鍵。若發現自己白天經常感到疲倦,且需要長時間午睡,應考慮是否存在潛在的健康問題,並及早與醫生討論。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