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犯」袁弓夷和何良懋搞了3年的選舉爛戲,近日終於有結局,整個過程充滿笑料,蝦碌百出,製片與演員都騎呢古怪,癡癡呆呆、坐埋一枱,絕對可入選本年度最佳「趣劇」。政圈朋友笑足全場,最服的,是袁弓夷與何良懋面皮夠厚,明明甩轆不絕,投票結果又極肉酸,卻仍振振有詞說「今日一小步,是香港民主一大步」,聲稱已建立全民普選的立法會,還將搞個宣誓儀式,齊齊「鬥癲」,真係笑死冇命賠。這場爛戲另一失敗,係連「黄友」都唔睇袁弓夷台戲,對他引進邪門搞手十分反感,噓聲四起。
袁弓夷與何良懋早兩日公布「香港議會」選舉結果,這套爛戲爛到爆,戲中有5大笑位,可入選今年最佳「趣劇」。
袁弓夷此人,可用一字形容:「癲」。他3年多前度出一個「偉大構想」,在海外成立由百萬港人選出的「香港議會」,作為代表香港的政權機構。他還拉了前傳媒人何良懋入夥,把計劃吹到天咁大,指這議會近乎流亡政府,甚至可在「光復香港」後接掌政權。
不過這驚天計劃,最終卻淪為一場大鬧劇,當中有幾個笑位,先講選舉結果:袁弓夷最初宣布舉行「香港議會」選舉時,聲稱會有100萬海外及本地港人投票,但到近日選舉結束,投了票的人竟然只得1.5萬人,即佔預計人數的1.5%,少過一棟大廈的居民,說可代表「海內外港人」,簡直是天大笑話。
第2個笑位是,袁弓夷最初說「香港議會」有35個議員,但搞來搞去,參選的人只有10來個,湊極都唔夠數,最後15人「當選」,即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只要肯埋位,不理阿貓阿狗,都可成為「尊貴議員」,極之滑稽。
候選人全是「騎呢怪」,是第3個笑位。今次的「票王」,是自封牧師的姜嘉偉,他在黑暴期間,時扮牧師,時扮記者,在暴動區招搖,其後被捕,保釋後竟在警署醉酒鬧事,最後潛逃台灣。他還未玩夠,在當地聚合一批手足公然搞「港獨」,綠營政府怕這幫人製造麻煩,把他驅逐出境,最後去了日本。
其他當選人亦多「奇形古怪」、「三尖八角」,有人提出招攬港人去海外接受軍訓,準備搞「武裝革命」光復香港。總而言之,上演了一場「癲人」大匯集。
15個當選人多是「騎呢怪」,其中「票王」姜嘉偉(左上)黑暴期間扮牧師招搖,曾醉酒大鬧警署,逃到台灣後繼續玩嘢,被台當局驅逐出境。
至於投票過程,更亂七八糟,錯漏百出,是戲中第4個笑位。袁弓夷最初拍晒心口,話投票系統精密,十分安全,誰投了票,連點票的人也不知道。但到6月中投票開始後,系統大甩轆,沒法確認投票者身份,也未能保證個人資料不外洩。
到了最後一個星期,袁弓夷雞手鴨腳補鑊,臨時改變遊戲規則,竟用最原始方法,由他和何良懋親自逐個進行人手確認,核對投票者護照最後4個號碼,並看樣貌判定是否同一人,十分搞笑。他倆都是長者,老花眼會否看錯資料,實無從稽考,而1.5萬張選票有多少水份,外界亦難分曉,總之,整件事一塌糊塗。
袁弓夷搞這場大龍鳳,黄圈內亦有不少人反感,指他胡亂引入搞手,例如出名「邪門」的《升旗易得道》主持蔡明達(Tony)和霍嘉誌(Johnny),也招攬為夥伴,不少「黄友」認為這會沾污整個計劃,但袁弓夷堅持己見,終爆發內訌。這可列為第5個笑位。
看今次「癲人」大匯演,娛樂性豐富,也露出了袁弓夷和何良懋的底牌,籌劃3年的「民主大計劃」,原來只是一套充滿笑料的胡鬧趣劇。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行會召集人葉劉每逢書展都會出書,今年也不例外,新作書名是《葉劉淑儀服務香港50年》,因為她於1975年加入政府做AO,之後半個世紀,大部分時間都擔任公職,故決定把握「50周年」的時機,出第3本回憶錄。我昨天趁出席書展開幕禮,搶閘去「天地」攤位買了一本,草草翻了一遍,當中提及她人生幾個轉捩點,與香港的風雲變幻緊緊相扣,值得一看。我特別細閱與《香港國安法》有關的兩章,其中提及3件事,顯示她的洞察力和預見力:1是她早睇穿英政府推BNO計劃極之「偽善」,口惠而實不至;2是預見不少移居外國的港人將回流;3是她當時已勸告泛民勿促美國制裁香港,莫做害港的「千古罪人」。
葉劉新書《服務香港50年》,講述自己人生幾個轉捩點,與香港風雲變幻緊緊相扣,其中一章中,一早就踢爆當年英政府推BNO計劃充滿「偽善」。
葉劉於《香港國安法》實施後5天,寫了一篇文章,說國際的反應四方八面而來,但都在意料之內,中央也有所預計,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然不怕制裁,有力推出反制措施。中央因香港而承受巨大國際壓力,依然果斷推進《香港國安法》,反映香港局勢之嚴峻。
她提到西方一個反應,是英國政府抛出「救生艇」,放寬持BNO港人的入境待遇,准許居住5年,然後申請永久居留,一年後才可申請入籍,即所謂的「5+1」。她直白拆破其算盤,指這是英國口惠而實不至的虚偽技倆,BNO港人留英期間不能申請福利或津貼,不論工作或讀書,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經濟能力維持生計才可。
她說,香港回歸後,英國通過《國籍法》,對其餘下的12個屬土及殖民地(如百慕達)的公民直接發出英國護照,沒有任何居留限制,這與BNO的做法,有天壤之別。可見不論當年或今日,英政府對港人都相當偽善。
至於移民潮問題,葉劉回顧歷史,指香港經歷過數次信心危機,外移人數增加,但每一波有人移民,亦每一波都有回流潮,因為港人遠赴他國後,會發現最適合他們的家,始終是香港這個人工高、福利好、公共衛生做到足的地方。這次也是一樣,查詢移民的人數就像股市波幅一樣,有升有跌。5年過去,葉劉的預言甚靈驗,近期陸續有BNO港人回流,皆因貨比貨之後,許多地方都比不上香港,而申請BNO簽證的港人亦逐年大減。
葉劉也談到《香港國安法》實施前不久,她與陳智思、廖長江和張國鈞3位行會成員,赴美參加「美國香港對話」,時任副助理國務卿費德瑋及駐港總領事史墨客都有與他們交流,當時《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已通過,這法案涉及制裁香港,但在那次「對話」中,制裁並非重點,甚至不在議程上。
她說,《法案》已通過,等於如箭在弦,何時發射,主動權在美國行政當局手中。但泛民議員因對香港政府和警察不滿,把美港關係收窄到制裁官員、報復警察。在當時的環境下,如果港官員受到制裁,將對香港的國際聲譽造成嚴重打擊。
葉劉那時候已指出,泛民議員這行為非常不要得,完全不符合港人利益。泛民議員應深切反省,別做傷害香港的「千古罪人」。
她說當年見泛民赴美推動制裁香港,已勸告他們不要成為害港的「千古罪人」。
我翻查資料,在葉劉等參加「美港對話」期間,泛民議員莫乃光、梁繼昌和譚文豪也赴美,與美官員交流時,就要求啟動《人權及民主法案》的制裁機制,而他們建議的制裁名單,包括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和警隊一哥鄧炳強。他們對葉劉的勸告,當然只當耳邊風,其後終於因害港而成為「罪人」。
葉劉2003年打「23條立法」一仗時,曾身入虎穴,到校園與激進學生辯論,當時爆過一句金句:「放長雙眼睇啦,葉局長冇呃你哋㗎!」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一早踢爆BNO「偽善」、預言移民回流,以及泛民會成「罪人」。
能放長雙眼,才是真智慧,這也是葉劉令人佩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