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一個很摩登的大型商場巧遇舊同事一家人,寒暄之下,得知他們剛剛去台灣玩了幾天。這個暑假真夠寫意,我有意無意的說︰「時間過得很快,暑假過了大半。」舊同事神情一轉,望望一對仔女說︰「是呀,開心完之後就要勤力讀書做功課。」此刻,我才知道自已失言。

家長惦記子女讀書考試,進入最好學校,這種壓力經歷了幾代都沒有改變。這裡我想介紹一位「小東君」的故事︰他在日本接受各種最先進的學習和應試方式,背後有一群優秀的科研團隊,目標在2021年考入東京大學。此君的「成績」評估在60分的數值水平,而考入東大要達70分以上,進度頗令人樂觀。你不要羨慕「小東君」,也不必驚訝日本有那麼土豪的家長,因為「小東君」不會跟你旅行、逛商場,「它」是日本國立信息研究所的一個人工智能項目,正名為「東Robo君」。

「小東君」考東大不是想入大學,而是日本科研人員銳意提升AI解決問題的能力,想出用考東大入學試作為綜合性的評測基淮,試用怎樣的方法、數據,配合電腦運算速度,找出AI可以達到什麼功能程度,還有什麼仍然取代不了人類。據項目負責人新井紀子教授表示,在固定指令下,AI機械人的效率超高,但對於理解抽象話語,以及臨場自由發揮判斷的能力,依然力有不足。不過,新井教授指出,「小東君」達到50分的數值水平,論理上已經可以取代很多白領的工作。(「小東君」考東大的項目已終止,有關成果將轉為改善兒童教育研究之上。)

隨着AI技術提升,你想操練孩子成為「考試機器」已經毫無意義。新井教授表示,趨勢是不可避免, AI機械人能解決的問題就會交給AI機械人去做,所以學生日後接受的一套教育,不能與訓練AI機械人相同重疊。

新井教授的忠告是︰「AI社會需要的是有能力運用創新智慧、熟練技術使用AI系統來解決問題的人才。」學校需要從傳授知識提升到智慧教育,方可與時並進。

日本已經逐步把人工智能引入高中,讓學生可以熟悉、了解和使用AI解決問題。可以預見,未來的孩子在暑假玩個痛快就夠了,因為要培養舉一反三的創新思維,需要放鬆的散發式思考,以及接觸更多應用環境的經驗。不過,大前提之下,我們要有計劃地把AI引進學校。STEM和AI是可以納入同一個範圍,AI的A有機會成為新版本的STEAM。香港幾時起步呢?大家須留意這方面發展。

「東Robo君」—日本國立信息研究所圖片

「東Robo君」—日本國立信息研究所圖片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