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備受爭議的總統,可能已經數到上世紀的克林頓,而促成他陷入輿論壓力的原因,與其理念、政策或管治風格關係不大,而是性醜聞。由於事件只是涉及人格問題,加上克林頓在位期間表現合格,因此也沒有引起非常嚴重的政治後果,仍舊是不少美國人民心目中成功的總統。

相反,現任總統特朗普是一個異類。使他處於巨大危機的,除了性醜聞和懷疑操縱選舉指控,還有一系列帶有白人主義色彩和大美國主義的政策,例如興建邊境圍牆、關押非法逗留兒童、放寬環保條例、對外展開貿易戰等,不但民主黨看不過眼,社會也因而出現矛盾和撕裂。不過,奇怪的是,即使特朗普在位以來爭議不斷,也沒有嚴重影響他的民望。

根據由統計專家Nate Silver創辦的Five Thirty Eight所進行的民望追蹤數據,特朗普的民望是先跌後回。在「通俄門」調查的期間,是特朗普支持度最低的時間,平均不足四成。可是,隨著調查工作逐漸離開大眾視線,加貿易戰的開始,其支持度終於止血,有所攀升,最新的調查更有約42%的支持度。

乍看之下,特朗普的民望仍然處於未合格的水平,然而,事實上,幾乎所有在任兩年的總統,民望都不足五成。例如被譽為近代最偉大的總統列根,上任第二年的民望只是比特朗普高出0.8%。即使是傳媒口中最懷念的前總統奧巴馬,同期民望也只是平庸的47%。

換言之,傳媒著力為特朗普打造不被群眾歡迎的形象,與其實際獲得的群眾支持並不對稱。出現這種明顯落差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有三個。

第一,選民的焦點是的工作,不是花邊新聞。在過往的年代,政治人物出軌可能是矚目事件。然而,隨著相關事件屢屢發生,加上現今道德標準有別,類近的醜聞對政治領袖的影響有限。相反,他們更加關心總統是否具備足夠的決心解決社會問題,以及其行動能否帶來成效。特朗普大幅下調稅率,刺激經濟增長,加上外交事務有所交代,都令群眾逐漸改變對其負面的看法。

第二,是傳媒影響力逐漸下降。隨著社交平台應用廣泛,加上網媒力量逐步提升,選民接收資訊的渠道不僅是傳統的報章和電視台。以往,只要兩大傳媒工具群起發動攻擊,便會對政治領袖造成極大麻煩。如今,資訊來源分散,即使主流媒體如何討厭特朗普,對美國民眾的影響也不如預期強烈。

第三,特朗普善於利用愛國情緒,將矛盾指向敵國。一般而言,當政治領袖的管治出現危機,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將人民的視線轉移到國外問題上,從而減壓壓力。以貿易戰為例,正是透過刺激中美衝突,增加國民對政府的支持和信任。
因此,如果你以為特朗普不受歡迎,或是以為即將舉行的國會中期選舉會大敗而回,相信你會感到失望了。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