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投票日尚有數天,候選人紛紛各出其謀作最後衝刺。回顧今年 311 補選,民建聯的鄭泳舜險勝反對派候選人姚松炎。反對派為求不容再失議席,不惜破壞自己定下的初選制度,堅持「欽點」李卓人出戰,並全力動員催出基本盤,雖然激發馮檢基憤而參選,然而反對派補選準備期比建制派來得早,可見建制派要再次勝出殊不容易。

 

觀乎李卓人的選舉主軸,都是一如既往地大打「抗中牌」,透過操弄意識形態以盡吸基本盤。「風起於青萍之末」,今次補選除了反對派全力動員外,外國勢力更蠢蠢欲動,包括藉著馬凱被拒發簽證事件,指責特區政府打壓新聞及言論自由;英國多名國會議員更在「非法佔中」案開審前夕,動議譴責特區政府起訴九名佔中發起人等。每當外國勢力展開抹黑行動,反對派都會隨即附和,甚至遠赴海外「唱衰香港」,無非是藉著事件拉抬選情,「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無獨有偶,就在補選投票日的前一天,台灣也舉行「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新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在記者會上,指斥大陸利用網軍及藍營媒體,散播「假新聞」干預台灣大選。民進黨當局為了掩飾執政不力,也提出同樣的指控,更將中天、TVBS 等立場傾向藍營的電視台移送中選會調查。美國出手干預台灣大選,無非是出於對華政策的考量:一旦藍營大勝並於 2020 年重新上台,兩岸關係有望改善下,不符合美國的「不統不獨,維持現狀」的政治底線。當然,民進黨當局也投桃報李,甘願成為美國的棋子,處處迎合美方的對華圍堵政策。

 

日前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報告,批評北京破壞一國兩制,並考慮將香港與中國大陸視為同一關稅區,限制高科技產品輸入香港。美國的連番舉動圖窮匕現,干預選舉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透過裡應外合,一方面令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及經濟前景失去信心,令反對派的「抗中牌」更有市場,另一方面就是藉著中美貿易戰升溫,透過「掐緊」香港的咽喉,以遏制中國的未來發展。

 

今次補選的出缺議席任期不足兩年,他們當中任何一人當選,能夠做到的事相當有限。然而這場補選的意義不只是一個議席的得失,而是「建設」與「內耗」的對決!期望九龍西選民善用手上的一票,壯大建設力量,並向反對派的「奧步」說不!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候選人包括:伍迪希、曾麗文、李卓人、馮檢基、陳凱欣)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