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日立法會補選結果並未引起太大哄動,一如所料在反對派的內訌下,由獲得建制派全力支持的陳凱欣勝出,令反對派接連在九龍西選區落敗。有部分評論員認為,是次選舉是兩大陣營勢力此消彼長的分水嶺,未來反對派需要痛定思痛,才能在選舉中挽回劣勢。


當然,筆者絕不否認建制派的選舉工程較以往高明,推舉的代表亦算得宜,是壓倒對手的原因之一。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兩場補選建制派的得票介乎106,000至107,000之間,僅比2016年換屆選舉取得約103,000票增長不足3%。換言之,建制派連贏兩場補選,主因並非建制派進步神速,甚至很大程度上仍然「食老本」。


反對派兩度失利的主因,就是輸在自己身上。正如3月補選後,筆者曾經撰文指出,反對派在比例代表制下嚴重分裂,既有傳統大黨如民主黨、公民黨,亦有走偏激路線的政黨如人民力量、社民連,甚至出現主張本土、港獨的勢力如新民主同盟、青年新政等,使原本佔據多數選民支持的反對派陣營,因路線分歧而變成一盤散沙,政黨及其支持者均難以真誠合作。因此,在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中,不論最終派出何人參選,也無法盡取同一陣營內所有派系的支持。


再者,李卓人、姚松炎兩人都陷入同室操戈的尷尬局面,影響選情。恰巧的是,兩次爭拗都是與馮檢基有關。雖然姚松炎以Plan A身分出選,但是Plan B馮檢基因不滿反對派的做法而鬧出內訌醜聞,而馮所代表的民協也被質疑助選不力令姚松炎落敗。至於李卓人落選,亦與馮檢基爭拗甚多、惹來選民厭煩不無關係。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政府民望相對理想,社會氣氛不算太壞,令反對派無法大造文章。立法會選舉往往如外國的中期國會選舉一樣,是選民對現屆政府表現的評價。當政府民望欠佳,民怨較深,便會有利在野反對派的選情,以牽制行政機關或表達對政府施政的不滿。2016年立法會選舉反對派仍能在直選中取得較多議席,與當時梁振英政府民望低迷,市民討厭社會撕裂不無關係。反觀現時,林鄭月娥的民望評分仍在50以上,各項民生工作正在推展,表現保持平穩,便封鎖反對派趁火打劫的大門,埋下落敗的伏線。


換言之,建制派連下兩城,與建制的進步其實關係不大,取勝是外圍因素或對手因素造成。假如建制陣營無視這個事實,以為建制的實力足與反對派平起平坐,未來的選舉將會受到巨大的教訓。


隨著港獨、自決份子被拒於議會門外,等於為一盤散沙的反對派整合名單。雖然,部分陳義過高的支持者會選擇「焦土策略」,無論如何都不會倒向路線不同的候選人。不過,名單減少,只要選票分配得宜,仍然有力在選票減少的情況下爭取更多議席。

佔中元兇戴耀廷在兩年前提出的「雷動計劃」,正是希望控制反對派在各區的參選隊伍數目,只容許勝算較高的政黨出選,從而集中票源,以取得多數議席。現時政府DQ港獨、自決派的參選人,正好得出戴耀廷期望的結果,壓縮反對派的參選名單,反而更有利他們的選情。

因此,筆者預計在反對派大肆炒作政治議題,與及票源集中的情況下,未來選舉仍然大有作為。如果建制派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兩年後便會將今天的優勢白白浪費。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