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之後,太空科技又成為大國之間的競爭焦點。(AP圖片)

半個世紀之後,太空科技又成為大國之間的競爭焦點。(AP圖片)

國家到了敏感關鍵時刻,教育就成為重要議題,而安定繁榮時期被忽略的理科生,總是被視為未來的希望。我小學初中就讀於很重視數學理科的傳統中文中學,六七十年代,留學美國的學兄以選讀太空物理為時尚。當我升中時,世界變了,事關美蘇太空競爭已經分出高下,美國不再熱衷於太空計劃,侯斯頓的高科技公司、太空研究實驗室紛紛結束,我們被告之,不要再去讀什麼太空物理——曾經盛極一時的科學熱潮冷卻了。

一時之間,理科生出路變得狹窄,我讀大學時,物理系同學都有心理準備當教師,極少聽到有繼續升讀研究院,立志當科技家的故事。八十年代,全球轉以金融經濟為發展主軸,數學底子很強的物理學博士,不搞科學,被華爾街吸納成為開發金融新產品的工程師,他們不孚眾望,發明了很多衍生工具,結果,他們的「貢獻」就是造就了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從而令全球夢醒,又再重回實業經濟找出路,倡議科技創新為正業。

然而,工程師、科學家過去的日子不好過,年輕一代不太願意選讀數理學科,不單只香港如是,美國同樣缺乏理科人才,否則也不會近年積極推廣一個以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的STEM教育,企圖從小學就開始培育人才,為明天的科技經濟作貢獻。

想不到,中美從貿易戰那麼快延伸到科技戰,這是自美蘇爆發太空競爭以來,最大一次國與國之間的科技較量。近日被美國全面封鎖的華為公司創辦人任正非表示︰「最擔憂的不是美國的施壓,而是擔心中國未來科研人才不足,難以支持國家打一場勝利的科技戰。」

科技進步不是靠老闆提高僱員薪金、員工拚命「996」(朝9晚9星期六全日上班)工作就能成事,關鍵的是人才。任正非表示︰「華為未懼美國的技術封鎖,在於我們的人才強大,華為擁有數學家700多人,物理學家800多人,化學家120多人,以及7000名基礎研究專家、逾6萬各種工程師。」

科技競爭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事,任正非認為,中國未來二三十年需要大量博士級的科研人才,方可確保不落後於人。香港STEM教育這兩年搞得不錯,中小學生很多都有參加科學比賽、科學展覽經驗,學界的科學風氣正濃;正值大時代的來臨,期望老師、同學加油,各界繼續大力支持。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