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撩事鬥非的特朗普訪日 好快就為安倍晉三挖兩個大坑

博客文章

撩事鬥非的特朗普訪日 好快就為安倍晉三挖兩個大坑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撩事鬥非的特朗普訪日 好快就為安倍晉三挖兩個大坑

2019年05月27日 16:35 最後更新:16:44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日本,和日本拉拉關係,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孤立中國。不過生性好撩事鬥非的特朗普,留日兩天,好快就為安倍晉三挖兩個大坑,搞到安倍左右不是人。

內地傳媒人人牛彈琴的文章,對特朗普搞的事有細緻描述,全文如下:

更多相片
特朗普和安倍玩自拍。

特朗普和安倍玩自拍。

特朗普推文下的留言。

特朗普推文下的留言。

特朗普的推文。

特朗普的推文。

特朗普另一推文。

特朗普另一推文。

特朗普訪日第二天,不動聲色給安倍挖了兩個大坑!

5月26日,特朗普訪日第二天,日理萬機的安倍放下一切工作,專心致志當起了全程陪同,陪玩,陪看,還陪吃。
陪特朗普共進早餐,
陪特朗普打高爾夫,
陪特朗普吃牛肉速食,
陪特朗普看相撲比賽,
陪特朗普共進晚餐……
還有一個,陪特朗普玩自拍。

特朗普和安倍玩自拍。

特朗普和安倍玩自拍。

春光燦爛,兩個老男人笑得特別歡。反正看上面那張自拍照,特朗普笑得都看不到了眼睛,安倍笑得更是露出了一口小壞牙。從模樣看,應該是安倍哢嚓嗯的手機,然後立刻發到了推特上。特朗普也很湊趣,二話不說,馬上就轉發。

特朗普推文下的留言。

特朗普推文下的留言。

但更有意思的,其實是特朗普這條推文下的留言。看了一下,轉評贊最多的留言,是一個叫MaviSeattle的網友,從名字看,應該是美國人。她是這樣說:「就把他留在日本吧。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希望他回到美國。」就這麼一句話留言,短短幾個小時內,居然7000多個贊,3000多條轉發。

但最絕的,是對這條留言的回復,網名是松本留五郎,一看就是日本人。他是這樣說的:「不,謝謝了。還是附送一個安倍給你們吧。」

一個拜託日本人把特朗普留下來,另一個主動要把安倍送過去。你瞧瞧,這都是些什麼美國人和日本人啊。

但總體感覺,因為從早到晚都是玩,特朗普這一天的興致還是比較高的。除了喜歡的高爾夫外,他還看了日本的國粹相撲。

安倍很小心,很專心,也很用心,但可能他也萬萬沒想到,特朗普已經不動聲色給他挖了兩個大坑。從時間上推算,也就是兩人才打完高爾夫,安倍剛剛發出春光自拍照,特朗普在推特上也發表感言了。

特朗普的推文。

特朗普的推文。

第一個坑,就是第一條推特,特朗普是這樣說的:「我們與日本的貿易協商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大多在農產品及牛肉方面。還有很多要等到他們7月選舉後,我預料會有很大的數字。」

大白話,看似很簡單,但細細一體會,特朗普是話裡有話:


1,經貿談判取得重大進展,暗示日本在農產品和牛肉方面作出了重大讓步。
特朗普很高興,但安倍估計都急了,這兩個方面是日本最敏感的區域,你公開暗示日本巨大讓步,日本農民肯定要找安倍算帳了。

2,日本更多的讓步,準備在7月選舉後。

特朗普信心滿滿,還掐指一算,會是很大一個數字。言下之意,馬上就要大選,安倍不方便送禮;等7月選舉完成了,日本就可以大讓步了。

選舉前是最敏感的。但這麼直白,特朗普,你這是幫安倍忙呢,還是幫安倍忙呢?
但這還只是第一個坑,緊跟著第二個坑就來了。

特朗普另一推文。

特朗普另一推文。

特朗普又發了一條推特,他這樣說:「和日本首相安倍會見了,非常有趣。數不清的日本官員告訴我,民主黨寧可看到美國失敗,也不想看到我或共和黨成功——死亡祝願啊!」

請注意關鍵字:數不清,死亡祝願。特朗普談的是美國內部事務,但卻偏偏又扯上了安倍,還拿出了證據:數不清的日本官員告訴我,民主黨居然這麼壞。

言下之意,日本人現在都看不下去了,都私下裡告訴特朗普,民主黨你太卑鄙了。

安倍的臉估計都要綠了,特朗普是在用自己拉選票啊,而且,還有數不清的日本官員,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但從特朗普的推特看,好像是他派過去向特朗普告密的。敏感時期,這可是在嚴重干涉美國內政啊。

明年美國大選,如果特朗普贏了大選,還則罷了。如果民主黨贏了,那新總統會怎麼看安倍:你小子竟然向特朗普告密,而且還是莫須有的名義。美日關係估計又得起波瀾了。

安倍桑,估計現在心也很累。但這還是特朗普訪日的第二天,還有兩天他才走呢。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今日(6月22日)清晨,一則來自特朗普的訊息將中東推向更深的火藥桶邊緣:「美軍轟炸機已成功完成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的襲擊。」

特朗普社交平台發文

特朗普社交平台發文

特朗普隨後補充細節道:「所有飛機現已脫離伊朗領空。滿載的炸彈已投向主要核設施福尔多。所有飛機均已安全返航。祝賀我們偉大的美國勇士們。世界上沒有其他軍隊能夠做到這一點。現在是和平的時刻!感謝你們對此事的關注。」

《新華社》旗下微信公眾號「牛彈琴」質疑「和平時刻」的說法,直言「不,這是公然侵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將空襲他國關鍵設施稱為「和平時刻」,無疑是巨大的諷刺。這是一次不宣而戰的軍事行動,赤裸裸地踐踏了一個主權國家的底線,更像是在堆滿乾柴的區域點燃了一個巨大火把。當人們還在揣測美國是否會介入最近的以伊衝突時,答案以最激烈的方式給出。然而,分析普遍認為,最糟的局面,或許尚未到來。

特朗普聲稱這對美國、以色列乃至全球都是「歷史性時刻」,並呼籲「伊朗現在必須同意結束這場戰爭」。只是,在遭受如此沉重打擊後,德黑蘭真的會俯首認輸嗎?

信號早已浮現

事實上,這場行動雖突然,卻非完全無跡可尋。昨天(21日),敏銳的觀察者已從多個信號中嗅到了戰爭氣息。

信號一:B-2的關鍵航程。 六架美軍頂尖的B-2隱形轟炸機自密蘇里州懷特曼基地起飛,途中特意進行了空中加油。為何不一次性加滿燃油?這恰好暴露了其作戰意圖——為了能掛載極其沉重的「堡壘剋星」GBU-57A/B巨型鑽地彈。這種重達15噸的龐然大物,設計目的就是利用重力貫穿堅固掩體如福爾多地下核設施。全球皆知,只有B-2具備此投放能力,搭配加油機的行動,目標指向伊朗可謂昭然若揭。

B-2轟炸機。

B-2轟炸機。

信號二:「兩週」的煙霧彈? 儘管特朗普曾提及需要「兩週」時間,但美以媒體均披露,他已事實上批准加入對伊打擊。這種前後矛盾,更符合外界對其善用「戰略欺騙」的印象。此前有關B-2飛赴關島的傳聞,如今看來不過是另一層迷惑伊朗的煙幕。

信號三:伊朗的危機應對。 伊朗方面似乎也預感到了風暴將至。據報,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轉移至安全的地下掩體,依靠核心助手通聯指揮,並暫停電子通信以防暴露。更甚者,據稱其已秘密安排好接班序列。官方的回應也異常強硬,警告美國介入將嚴重危及自身在中東利益,聲稱攻擊美軍基地「更容易」。外長阿拉格齊則強調,即使設施被毀,伊朗的核知識也無法抹除:「假設他們摧毀一兩個設施,我們也能重建,因為我們掌握了知識,掌握了技術,我們已經靠自己做到了,而技術不會倒退,也無法被炸彈摧毀。」總統佩澤什基安則緊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重申不尋求核武,但拒絕「歸零」核活動,表示願就和平核項目「合作與建立信任」。

反擊與懸念:真正危機的序幕?

美軍以「外科手術」般的打擊宣示下場,完成以色列力有未逮的任務。但接下來,才是問題的關鍵:

伊朗必將反擊: 不反擊無法面對國內洶湧民意。目標會是哪裡?美軍中東基地?航母?這反擊會造成多大傷亡?

美以將如何應對反擊? 是否會趁機擴大攻勢,徹底摧毀伊朗核計劃、導彈能力,乃至更迭政權(如矛頭直指哈梅內伊)?

伊朗的底牌是什麼? 絕境下會否孤注一擲?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加速發展簡易核裝置(「髒彈」)?

核安全隱憂: 對核設施的攻擊是否已造成核材料洩漏污染?

巨大的不確定性如同陰雲籠罩。此刻,內地資深傳媒人「牛彈琴」分析認為,有幾點可以確認:

一、戰爭性質定性。無論理由包裝得多麼堂皇,不宣而戰摧毀他國核心設施,已是對主權的公開侵略,無可辯駁。轟炸後的「勝利祝賀」,更凸顯了對戰爭責任的漠視。

二、地區動盪必將外溢: 無論德黑蘭政權後續如何,這場劇烈震盪的衝擊波都將在中東廣袤的土地上肆虐。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的前車之鑒,都在訴說著秩序崩解後的長期痛苦。

三、大國棋局受阻: 美國試圖抽身中東、聚焦「印太」的戰略節奏,將被這突如其來的深度捲入徹底打亂;而那曾被追逐的「諾貝爾和平獎」榮光,在戰機引擎的轟鳴中,恐怕也只剩虛妄的泡影了。

閃電戰已畢,硝煙未散,而更濃重的風暴,或許已在醞釀之中。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