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膝蓋痛?你可能只需要多運動

博客文章

膝蓋痛?你可能只需要多運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膝蓋痛?你可能只需要多運動

2019年06月16日 05:49 最後更新:05:50

膝蓋痛還要多做運動?這聽上去好象有點強人所難,不過只要你習慣了,運動是絶對可以舒緩您的痛楚的。

這個隨機雙盲研究以100位有中度至嚴重膝關節炎患者為對象,他們全都附合換膝關節手術的資格。然後病人們隨機被分成兩組,一組是做手術然後做12個月的復康療程,另一組是不做手術,只進行12個月的復康療程。復康療程包括運動、飲食指引、保健教育等等。結果統計的項目包括疼痛、生活質素和症狀嚴重程度等等。

在改善疼痛和功能方面當然是換關節加復康的效果較好 (見下圖),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接受復康療程之後也有不錯的臨床效果,重大副作用如深層靜脈血栓也較少,而在接受復康療程後,只有 26% 的病人在一年內進行手術。換言之就是狀況轉好了,改善程度足以不用挨刀。

圖片來自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88691

圖片來自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88691

在另一個來自丹麥的研究中,包括了近一萬名膝或臗關節炎患者的數據,顯示每星期運動兩次,為期六周共12次一小時的運動。對改善疼痛和活動能力都有不錯的臨床效果,亦能減少止痛藥的使用。

關節炎患者最初做運動時可能會感到疼痛,但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只是表示身體還未適應而不是關節受到傷害,熟習運動以後疼痛就會漸漸減少了!

我的 facebook 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rongscienceblog

個人網誌: http://rongscience.blogspot.com




容謹 - 科普醫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關節痛就唔運動?骨科醫生:年齡不是主因 減磅最見效

2023年10月12日 00:01 最後更新:14:17

膝關節炎是本港最常見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軟骨缺失或減少,當走路、上下樓梯或蹲下時出現疼痛 , 不少人以為膝關節炎時要避免運動, 其實是一種「迷思」。

香港骨科醫學會與聖雅各福群會趁「世界關節炎日」一項針對膝關節炎的調查報告,訪問了250多名50歲或以上有膝關節症狀的健行人士,發現疫情後他們的膝關節痛楚程度比疫情前嚴重,當中52%指症狀惡化,而患者的整體運動量在疫情期間明顯減少,反映膝關節疼痛增加,可能與運動量減少有關。

有45%受訪患者以為,一旦有膝關節問題症狀便應減少運動,有86%患者指會在生活模式上作改變去遷就膝關節問題。

香港骨科醫學會骨科專科醫生張炎鈴表示,膝關節有問題時減少運動並非正確觀念

香港骨科醫學會骨科專科醫生張炎鈴表示,膝關節有問題時減少運動並非正確觀念

香港骨科醫學會骨科專科醫生張炎鈴表示,不少患者認為出現膝關節問題主因是「年紀」,但體重這項因素往往會被忽略,「有研究顯示,體重減少5公斤,可減少50%膝關節退化機會,所以減磅非常重要。」張醫生提到,膝關節有問題時減少運動並非正確觀念,適當及有效的運動反而有助改善症狀。調查又顯示,7成受訪患者沒去求醫,沒有服藥的也接近7成。張醫生又建議,患者應及早求醫。

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鍾欣穎表示,運動能增強膝關節功能

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鍾欣穎表示,運動能增強膝關節功能

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鍾欣穎指,運動訓練可增加肌肉橫斷面積,亦能增加肌肉力量、負荷能力,並延緩肌肉萎縮。運動亦可改善肌腱、韌帶和滑膜細胞功能,有助穩定關節,改善關節活動幅度,可抑制炎症和提升整體日常活動能力,瑜珈、太極拳、游泳以及步行等,都是已證明對膝關節炎患者有益。

「本體感覺訓練」可以訓練平衡力,減低跌倒風險

「本體感覺訓練」可以訓練平衡力,減低跌倒風險

張醫生指,患者治療的方向一般是緩解疼痛,情況輕微患者,可由控制體重、做運動、吃止痛藥和直接注射藥物到關節內等去處理,嚴重患者則可考慮接受高位脛骨截骨、全膝關節置換和半膝關節置換等手術。

家中可進行如圖中的「靠牆蹲」。若有個別需要,建議向醫生、物理治療師和合資格的健身教練作諮詢,設計針對性的運動計劃。

家中可進行如圖中的「靠牆蹲」。若有個別需要,建議向醫生、物理治療師和合資格的健身教練作諮詢,設計針對性的運動計劃。

坊間亦有不少含有「軟骨素」、「膠原蛋白」、「葡萄糖胺」等的保健食品,張醫生表示醫學界並未有就保健食品可改善關節問題有任何結論,香港骨科醫學會並沒有任何食用保健品的建議。